全世界逾3.46亿人患有糖尿病!
2004年,估计有340万人死于高血糖引起的后果!
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70岁以下的人!55%的糖尿病死亡发生于女性!
据世卫组织预测,2005至2030年期间糖尿病死亡人数将增加一倍!
IDF(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世界糖尿病患病人群在2030年将直逼5亿!
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9200万,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亿4800万以上,2010年中国已经代替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平均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已经高达300多万!
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 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同期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
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地区是我国糖尿病的高发区域,成都地区更是每8个人里就有1个糖尿病人,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1300余名。
★【温馨提示】★: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完全可控制血糖!
危害①心脑血管:糖尿病增加了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危害②糖尿病足:足部神经病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最终导致截肢。 肢端坏死是导致中老年人致残致死主要原因。
危害③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失明的一主要病因,它是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损伤的结果。患糖尿病15年后,大约有2%的患者失明,10%左右的患者视力严重减退。
危害④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竭。
危害⑤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是因糖尿病而对神经造成的一种损害,它所影响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达50%。虽然因糖尿病性神经病会引发许多不同的问题,但常见症状还是麻刺感、疼痛、麻木或手脚酸软。致残率高:50-70%的非创伤截肢。
危害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胰岛素应用之前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胰岛素问世后其病死率大大降低,目前仅占糖尿病人病死率的1%,但如遇有严重应急情况或治疗不当时,仍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 不要等到截肢再后悔!
- 因出现“三多一少”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药物治疗,半月来右足破溃…[详细]
- 不要等到眼睛失明再抱怨!
- 小美双眼出现血丝没在意,血糖竟然高达34mmol/L!被诊断为“眼底出血…[详细]
- 不要等到尿毒症阶段再重视!
- 患糖尿病已经14年,去年3月份,糖尿病进一步发展,危及肾脏,造成肾损害…[详细]
- 不要等到肢体瘫痪才难过!
- 因多尿、多饮1周,双下肢瘫痪1天入院。入院前1周无诱因出现口干多尿、多饮…[详细]
- 不要等到癌化错失治疗良机!
- 糖尿病患者癌症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这与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发病率高有关…[详细]
有助于认识血糖波动的趋势、幅度、频率、时间以及原因等,并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进而优化降糖方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动态血糖监测能全面、准确反映血糖波动特征,以动态血糖监测数据为基础的血糖波动参数之一日内波动幅度(MAGE)被公认为反映血糖波的“金标准”。
低血糖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动态血糖监测尤其可以精确监测底血糖发生,尤其是夜间不易被发现在的低血糖,帮助评价降糖方案疗效和安全性。
平稳控制血糖:灵活、精确地调节基础胰岛素输注率和餐前大剂量,使血糖保持平稳。
快速控制血糖:逆转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毒性作用,使B细胞的部分功能恢复。
安全控制血糖:生理地输注模式和灵活精确的剂量调节可能减省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良好、平稳的控制,从而改善代谢指标。
有助于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A.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B. 围手术期糖尿病;C. 妊娠糖尿病。
- 动态双C平稳驾驭血糖
- 入院时伴随尿病酮症,血糖控制不佳,反复出现低血糖,血糖波动大,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仅将血糖降到正常,而且使血糖波动减少,血糖得到…[详细]
- 有效避免低血糖动态双C疗法保驾护航
- 患者开始惧怕注射胰岛素和担心低血糖发生,进食不规律,血糖控制不佳,开始胰岛素泵治疗,血糖平稳,未出现低血糖。查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详细]
-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 胰岛功能尚未衰竭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争取病情缓解,达到“蜜月期”,减轻高糖毒性,对于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具有…[详细]

专 家:潘玲 中医博士
擅 长:中西医结合精细化治疗

专 家:崔极贵 主任医师
擅 长:专注治疗糖尿病肾病

专 家:黎明 主任医师
擅 长: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

专 家:黄香德 副主任医师
擅 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