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老汉注射胰岛素后死亡》后续
报道———
死者家属与榆树乡卫生院对赵保国
死亡原因的说法不一,县卫生局封存
药品时发现有一支胰岛素“神秘失
踪”———
赵保国死亡事件再调查 3月14日,肇州县榆树乡农安村村民赵保国在榆树乡卫生院注射药物后死亡,
本报以《肇州老汉注射胰岛素后死亡》为题报道了此事。此报道在当地引起广泛
关注,3月19日,记者再次前往肇州县进行深入调查采访。
A时隔数日尸体仍在卫生院
3月19日13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肇州县榆树乡卫生院,此时的卫生院异常安
静,只有一名老者坐在门口。
“请问卫生院里有人吗?”记者问。“一个人也没有!”老者答道。
记者走进卫生院,发现走廊里空空荡荡,所有房间的门都紧锁着。
老者自称是在乡卫生院帮着看尸体的,他不知道院长和医生在哪里。
据了解,14日下午赵保国死后,他的亲属直接将尸体拉到出事地点———榆
树乡卫生院,并一直存放至今。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尸体已经有些腐烂。
B县卫生局全面调查此事
大约14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肇州县卫生局。
据了解,赵保国死亡当天,肇州县卫生局就专门成立了调查组调查此事,县
卫生局业务股股长刘立新是该调查组的重要成员,他参与了整个事件的调查。
据刘股长介绍,县卫生局是3月14日16时30分左右接到报告的,工作人员马上
赶往现场,并在死者家属和卫生院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对剩余药品和病理材料等进
行封存。事件的调查结果将形成一份名为《肇州县卫生局关于对患者赵保国在榆
树乡卫生院治疗中死亡一事的调查报告》的书面材料,而这份材料将上报县政
府。
记者从这份调查报告中了解到,3月14日8时45分左右,
糖尿病患者赵保国,
在儿子赵权的陪同下来到榆树乡卫生院治病,接诊的榆树乡卫生院主治医师刘景
德对赵保国进行了检查,发现其肺部有炎症,尿和血的指标也不正常,初步诊断
为糖尿病酮症、肺感染。
刘景德为赵开了两支0.2克依诺沙星粉针,0.9%生理盐水250毫升,精蛋白锌
胰岛素注射液两支、消渴丸1盒、二甲双胍1盒。
当日13时许,值班护士潘石红遵医嘱,为赵保国静点0.9%生理盐水250毫升,
加两支0.2克依诺沙星,滴速50/分,静点进行了5分钟左右,赵出现了呼吸急促、
周身发冷、口吐白沫、两肺出现干啰音等症状。
发现这一现象后,卫生院立即对赵保国采取了急救措施,但其症状并无缓
解,13时35分左右,在医生刘景德、阚文军、护士潘石红及患者家属的陪同下,
赵保国被送往县中医院进行抢救,但在转院途中,赵保国死亡。
C赵保国的死因各方说法不一
对于赵保国的死因,死者家属和卫生院说法不同。死者家属称是因为注射胰
岛素致人死亡,而3月19日肇州县卫生局的梁局长和榆树乡卫生院的吕院长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卫生院并没有给赵保国注射胰岛素,注射的是依诺沙星。由于
死者家属在卫生院的行为过激,卫生院的正常工作无法进行。
那么,患糖尿病多年的赵保国是否注射过胰岛素?出事当天医院确实为其开
了两支胰岛素,是否给他注射了呢?
“死者家属说赵保国以前没用过胰岛素,3月14日在卫生院是第一次用。也有
人听说赵保国生前曾在县医院开过胰岛素,但这些都不能确定。”县卫生局业务
股的刘股长说。
刘股长还介绍,从县卫生局掌握的现有证据来看,榆树乡卫生院在检查过程
中,发现赵保国肺部感染,为其静点了依诺沙星消炎。从患者后期的不良反应上
推断,可能是依诺沙星过敏导致死亡的,而依诺沙星作为一种广谱药物,使用前
不需要做过敏实验。
D封存药品时一支胰岛素失踪
刘股长说,为了便于以后进一步调查,县卫生局工作人员对出事现场的药
物、患者病理以及卫生院未使用的同批次药物进行了封存。
在封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意外地发现,卫生院开出的两支胰岛素,只剩下
一支。失踪的胰岛素剂量有400个单位,足够赵保国注射20天的。
“封存药物之前,这些药物都在患者家属手中。”刘股长特别指出。
E家属不同意尸检错过有效取证期
刘股长还称,了解死因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在有效时间内到权威部门做尸
检。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的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
定死因或对死因有疑义的,应当在患者死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冷冻条件
的,可以延长至7日。且尸检应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可事发后,赵保国的家属直接将尸体拉到了榆树乡卫生院,导致卫生院正常
工作无法开展。县卫生局、县公安局、榆树乡卫生院曾多次提醒赵保国的家属尽
快同意到权威部门进行尸检,但均遭到拒绝。
如今早已经过了48小时,也就无法科学地确定赵保国的死因。
死者家属指出,“既然没有做尸检,就无法排除赵保国是因为被过量注射胰
岛致死的可能,同样更无法认定他是死于依诺沙星过敏而死。”一名死者家属
说。
一位死者家属说:“县卫生局和榆树乡卫生院确实提醒过家属做尸检,但我
们没钱,卫生院也不说出钱,没法做。我们要求并不高,只想卫生院赔偿我们2万
元钱,可对方根本不同意。”文/邵冬晚报记者李晓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