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专题>

正确看待和使用糖尿病新药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13 10:37:18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为了能战胜疾病,人类一直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随着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和疾病研究的深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一般来说,新开发出来的药物的已知作用比以前同类药疗效更好,或已知的不良反应更小。新药要应用于临床,需要通过一系列药理及毒理试验和研究,经严格审核才能批准上市。但由于应用临床时间比较短,可能有些不良反应还不为人们所知,因此可能会发生意料之外的不良后果。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新处方药,有20%可能有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
  
  糖尿病“老药”不如新药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问题更为突出。为了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预后,科研人员仍在不断研制新的药物。如人胰岛素的生产和使用,就减少了过去使用动物胰岛素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有的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用。如1 997年曲格列酮在美国经FDA批准上市后,因为出现了致死性肝损害,最终于2000年从市场撤出。
  一些患者认为“老药”一定不如新药,其实不然。 “老药”是指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的药,其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基本已被了解,在应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意料之外的不良后果。如二甲双胍是使用多年的“老药”,乳酸酸中毒曾被认为是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但通过对其多年使用的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导致乳酸酸中毒的机会是很少见的。现在,二甲双胍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被列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并因为其价格经济而被广泛使用。
  
  如何使用糖尿病新药?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尿病新药时应注意什么?
  1 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在上市前进行的临床观察所得出的疗效,都是在一些选定的人群基础上得出的,标准都很严格。但是,在临床应用时,由于疾病群体的复杂性,容易导致适应证用药。一些患者常常听说某人使用某种药物达到了好的疗效,就自行服用该药,而不考虑此药是否适合自己。结果不但可能疗效不佳,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2 注意剂量应严格遵照医嘱或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不要凭感觉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少患者为了增加疗效,擅自增大药物剂量,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用法规范给药的时间和间隔,是根据药物在体内作用的时间确定的。有的药物需要餐前服用,有的需要餐后服用,有的要在餐时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增加不良反应。
  4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新药虽然经过严格观察和审批,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现不良反应。因为受到目前医学水平的限制,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在审批上市前难以完全掌握。个体差异也会导致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出很大差别。一般药物不良反应会在药品说明书上说明,其中对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描述得越详细,说明该生产厂家观察得越仔细,并不代表不良反应就多。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描述得很少,但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
  5 联合用药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情况下,还必须注意合并用药。
  总之,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未来人们将会研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我们应该科学看待和合理地使用新药。

Tag:新药 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