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专题>

天凉好个秋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09 15:30:37    

 

    专题导语:成都的秋天来的悄无声息,就好像体内的血糖无声无息,但是却制约着你健康的要害。对于健康人来说,秋天是个好季节——收获的季节,有道是金秋十月,凉风送爽嘛。可是对于我们的糖友来说,秋天也是一个需要警惕的时节,千万别因为“休闲”而放松对自己的血糖监测。除了药物治疗,科学饮食也是很重要的。本期为广大糖友准备的“糖友饮食面面观”,可要仔细看看。

    背景数据:
    3000我国是世界上3个糖尿病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要增加120万糖尿病人,平均每天增加大约3000人。
    200000000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近2亿的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一倍。
    35.3在韩国,每10万人中有35.3人因糖尿病死亡,超过OECD平均死亡率(13.7人)的两倍,甚至达到死亡率较高的德国(16.6人)和美国(20.9人)的两倍左右,而日本和英国只有5.9人和7.5人。
    100000在总体美国青年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是24.3/每10万人年。
    面面观之:如何吃?
改变进餐习惯
    ①饭前先吃一点生黄瓜或西红柿;②吃饭先喝汤;③吃饭先吃些用餐的菜;④再吃主食和蔬菜。
——改变进餐顺序
    ①细嚼慢咽:喝汤不要端起碗喝,既不文明又不雅观,用小勺一勺一勺喝。吃饭一口一口吃,不要狼吞虎咽;②在餐桌上吃,不要端碗盛上菜到处走;③专心专意地吃,不要边吃边干活;④精神集中的吃,不要边看电视边吃;⑤饭要一次盛好,不要一点一点盛饭;⑥吃完碗中饭立即放下筷子,离开餐桌,不要养成吃完了还不愿下桌习惯;⑦不打扫剩菜饭;⑧立即刷牙。
——改变进餐方法
    少吃零食;少荤多素;少肉多鱼;少细多粗;少油多清淡;少盐多醋;少烟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动;少稀多干。
——改变进餐习惯
    吃菜吃带叶、茎类蔬菜,少吃根、块茎的菜;不吃油炸食物或过油的食物;不要勾芡,淀粉高;不要吃含淀粉高的食物,如吃要交换主食;血糖控制好的在两餐中间吃水果,但不要喝果汁;喝汤去掉上面的油;吃肉丝比吃肉片、肉排、红烧肉好;吃带刺鱼比吃鱼块好,因为可以减缓进餐速度,增加饱腹感;吃带骨头肉比吃墩肉好,既满足食欲要求,吃进的肉量又不大;吃鸡肉去掉鸡皮及肥肉。
——改变进餐品种
    ① 吃汆、煮、蒸、拌、卤的菜比吃炒菜好,可以减少油的摄入;② 吃面条要多做菜码;③ 吃鱼吃清蒸鱼、酸菜鱼或炖。 炒菜多放调料少放油。
——改变烹调方法

面面观 之:吃什么?
“三宜”是指——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也要警惕“三不宜”———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糖尿病人甜食不能沾,可长期服用蜂胶,因为蜂胶不含糖,只是有点腥涩味。
附:糖尿病病人的一日食谱(仅作参考)
【一般糖尿病食谱】
  一、早餐
  1、主食:高纤维馒头或饼等高纤维主食
  2、副食:
  ①煮鸡蛋或荷包蛋一个。
  ②淡豆浆、牛奶或小米粥可任选一种。
  ③凉拌蔬菜。
  二、午餐
  1、主食:高纤维大米饭、高纤维馒头、高纤维面条或其它高纤维主食
  2、副食:
  ①瘦肉、鱼、鸡、鸭可根据情况选择。
  ②清炒蔬菜、凉拌蔬菜、豆制品等。
  三、晚餐
  1、主食:
  ①高纤维馒头、高纤维大米饭等高纤维主食。
  ②喜欢喝粥者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小米粥、绿豆粥、红小豆粥等。
  2、副食:
  ①蔬菜、豆制品等。
  ②鸡、鸭、肉、鱼等可根据个人喜爱情况选择。
  四、晚上睡觉前喝纯牛奶一杯,约300毫升。
  五、说明
  1、每日主食必须吃够,不得少于300克(干品)。
  2、每日所食蔬菜必须依照“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上指定的品种进行选择,必须吃够500克以上。
  3、每日所食蔬菜品种和副食要多样化,不要单调。
  4、食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用植物油,不超过18克为宜。
  5、每日主食做到大米、面粉混合食用才有宜健康,即一天二顿大米主食、一顿面主食;或一顿大米主食、二顿面主食。
  6、中医养生学认为“汗要出透,水要喝够,便要排清,才能长寿”,所以说糖尿病人在科学合理饮食的基础上,每天的水要喝够,不要等渴了才暴饮。

面面观之:吃多少?
糖尿病饮食如何“算计”?
 
面面观之: 误区慎入!

糖尿病饮食的八个误区
  
误区1、重视空腹血糖不重视餐后血糖。有很多患者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血糖高。而餐后血糖高对心脑血管有害。
  误区2、重视血糖不重视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仅能反应10-15分钟内的变化,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3个月的血糖总体水平,而且主要反应餐后血糖水平。
  误区3、不能吃甜食。糖尿病人主要不能吃含蔗糖和葡萄糖的食物,对于用蛋白糖、木糖醇、阿巴斯甜等制作的食品是可以摄入的。
  误区4、不吃主食。糖尿病饮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若碳水化合物不按50%-60%的比例摄入,可能导致脂肪的过度分解,出现酮症,甚至发生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一般不宜少于150-200克。
  误区5、不吃肉。如果肉食品摄入减少,势必使机体蛋白质不足,易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感染。缺少肉食品的食谱,由于没有脂肪的饱腹感,患者极易饥饿,这样不易坚持饮食治疗。
  误区6、细粮含糖高,粗粮含糖低。粗、细粮的含糖量差不多,面粉是75%、大米是74%、小米是74%、玉米是76%。粗粮含植物纤维丰富,而植物纤维可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
  误区7、坚果类含糖量很低,吃了也没关系。瓜子、花生含糖低,但含脂肪高,100克花生所含的热量相当于200克馒头。而脂肪在体内可变成糖。
  误区8、水果含糖量高。水果的甜味主要由果糖来决定,但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如果餐后血糖低于10,可以摄入一些水果。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加餐用,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水果含糖量为4%-20%,西瓜为4%,苹果梨为10%-14%,香蕉为20%。
  面面观之: 喝什么“粥”?
糖友食“粥”记

  糖尿病是是由于不同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减弱,导致体内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持续性高血糖状态。现将搜集到的部分粥疗法推荐给广大的糖尿病患者,以供参考。但必须注意,每日主食总摄入量应按医嘱执行。
  1.葛根粥:葛根粉30克,粳米60克。将葛根洗净切片,加水磨成浆,取其淀粉晒干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在半熟时,加入葛根粉,文火煮烂成粥即可食用。本方有养阴生津之效,主治阴虚证。
2.黄芪粥:
生黄芪30克,生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9克,金橘饼2枚,粳米30克。水煎黄芪去渣,入薏苡仁、赤小豆,煮半小时,再入鸡内金末及粳米,煮成粥食用。分2次早晚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7天为1疗程。具有益气养阴之效,用于脾肾气虚或气阴两虚证病人。
3.山药粥:
山药50克,粳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成粥。具有益气养阴之效,用于气阴两虚证病人。
4.仙人粥:
制首乌40克,粳米100克,大枣3~5枚。先将首乌煎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早晚食用,可长期服用。
5.鲫鱼粥:
鲫鱼1条,粳米50克,橘皮末、胡椒末、酱、葱适量。鲫鱼去骨用肉,与粳米、橘皮一起煮成粥,临熟时入胡椒末、酱、葱调和。分两天食用。具有温补脾肾之效,用于脾肾阳虚证者。
6.羊骨粥:
羊骨1000克,粳米100~150克,葱白2茎,生姜3片。将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煮汤,用汤煮米成粥,米将熟时入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无浮肿者可入少许食盐 。分早晚2次温服,10天为1疗程。具有温补脾肾之功效,用于脾肾阳虚者。
7.赤小豆粥:
赤小豆30~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赤小豆浸泡半日后,再与粳米同煮成粥,食前入适量白糖。早晚温热服食,长期服用。具有清热利湿之效,用于湿热证者。
8.荠菜粥:
鲜荠菜200克,粳米100克。将荠菜洗净切碎,同粳米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具有健脾养肝、活血利尿之功效,用于血瘀证者。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