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45:00    

 这篇综述在2007年3月IntJ
ClinPract上发表。马来西亚
Zambahari等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
月间有关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冠脉综合
征(ACS)的主要研究进行检索和分析,
入选文献均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
照试验。该综述传递了如下信息:

●CLARITY-TIMI28和COMMIT试
验已证实了氯吡格雷在ST段抬高心梗(STE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氯吡格雷对大多数STEM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不增加额外的出血事件。

已经发展了多种疗法用于改善ACS患者的转归。但是,抗凝治疗如口服糖蛋白
Ⅱb/Ⅲa抑制剂疗效有限且增加出血并发症,故临床应用有限。随着CURE研究结果
的公布,在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患者中早期和长期使用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成为了现实。PCI-CURE研究进一步支持,对于接受PCI的
NSTEMI患者可以使用氯吡格雷进行预治疗和长期治疗。最近,两项重要研究——
CLARITY-TIMI28和COMMIT研究证实了氯吡格雷在STEMI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与既
往研究相结合,这两项研究为在ACS中早期和长期使用氯吡格雷提供了指导。

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原理

ISIS-2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使血管性死亡率降低25%,再发非致死性心梗
(MI)发生率降低50%。然而,常规接受阿司匹林短期或长期治疗的ACS患者仍然存在
死于心血管事件、再发MI和缺血事件的潜在危险。长期口服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
的ACS患者死亡率增高,出血并发症增加。

相反,氯吡格雷却显示出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19185例近期MI或缺血性
卒中或周围动脉疾病患者中,与325mg阿司匹林相比,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者缺血性
卒中、MI或血管性死亡相对危险降低8.7%。在随访的1.91年中,出血并发症也减
少。后续研究显示,与CURE研究中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NSTEMI患者早期或长期
(9个月至1年)使用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然后以75mg/d平均治疗9个月)加阿
司匹林治疗,心血管原因死亡、非致死性MI或卒中相对危险降低20%(P<0.001)(图
1)。亚组分析也显示,氯吡格雷组复合终点中各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尽管氯吡格雷
组大出血患者数明显增多,但很少发生威胁生命的出血和出血性卒中。

冠脉支架可改善PCI治疗的转归。然而,支架血栓是一个主要缺陷。联合抗血
小板治疗在抑制支架血栓形成方面优于抗凝治疗。对于接受裸金属支架置入的患
者,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已经成为一种抑制支架血栓的标准疗法。

PCI-CURE试验显示,在接受PCI的NSTEMIACS患者中,将氯吡格雷的使用扩展
到PCI前和PCI后长期治疗,将使心血管死亡和MI危险降低1/3。这些结果证实了
CREDO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PCI前6~24小时给予氯吡格雷300mg,可使患者最大程
度获益。

AMYDA研究证实,对于PCI患者采用600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进行预治疗,可使
MI危险显著降低达50%,提示临床上应用更高负荷剂量(600mg)氯吡格雷有潜在益
处。

尽管在一些临床情况下氯吡格雷可以减少缺血事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但
其对STEMI患者的疗效直到2005年CLARITY-TIMI28和COMMIT研究结果公布时才明
确。

氯吡格雷降低死亡、再发心梗和卒中危险(COMMIT/CCS-2研究结果)

COMMIT/CCS-2研究是一项由美国、英国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共
同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历时5年,从中国1250家医院中纳入45852
例急诊治疗的急性MI患者(症状出现<24小时)。

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治疗显著降低了院内死亡相对危险达7%(绝对
危险降低0.6%,P=0.03)。复合心血管事件(死亡、再发MI或卒中)危险降低10%(绝
对危险降低0.9%,P=0.002)(图2)。但大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该研究代表了10多年来对STEMI患者药理学再灌注治疗的第一个变化——死
亡率降低。COMMIT研究组利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作用改善了STEMI患者死
亡率高的不良转归。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充分降低血小板活性,低于血小板聚集阈
值,有利于梗死区域的持续再灌注。

添加氯吡格雷的益处可在大量患者中观察到,甚至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和症
状出现后很长时间才就诊的患者也能从氯吡格雷治疗中获益。

COMMIT研究还有一个意外发现,虽然未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但其疗效在治
疗第1天就显示出来。由于考虑到潜在出血并发症,未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
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mg数小时后,药物就发挥出抗血小板活性作用,并足以产生有
益疗效。如果患者接受3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可能疗效更好。

氯吡格雷改善梗死相关动脉开放率并减少缺血并发症(CLARITY研究结果)

在CLARITY-TIMI28研究中,3491例以阿司匹林和溶栓作为基础治疗的STEMI
患者随机接受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继之75mg每日1次维持量)或安慰剂治
疗。加用氯吡格雷后,总体事件(梗死相关动脉闭塞、死亡或再发MI)相对危险降低
36%。随访30天时,氯吡格雷治疗组心血管原因死亡、再发MI及缺血导致需要急性
血运重建的相对危险降低20%,但并未增高大出血和颅内出血发生率。

CLARITY-TIMI28研究的PCI亚组分析(PCI-CLARITY)显示,患者在PCI前和PCI
后30天内接受氯吡格雷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再发MI或卒中危险(降低
46%),氯吡格雷预治疗的持久益处不受年龄、性别、糖尿病或梗死部位影响。无论
患者是因缺血复发接受急诊PCI还是择期PCI,是否接受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治疗,
在PCI时是否接受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氯吡格雷预治疗的益处都是相似的。而且,患
者大出血或少量出血的危险并没有显著增加。

对未来ACS治疗的启示

氯吡格雷已逐渐被用于不稳定心绞痛和冠脉手术(PCI或支架置入)的长期治
疗。CAPRIE和CURE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目前在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
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ACS治疗指南中均推荐使用氯吡格雷。

在COMMIT研究中,氯吡格雷短期治疗即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并降低再发MI和卒
中危险,医疗费用相对降低。因此氯吡格雷可以在资源缺乏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广泛
应用。COMMIT的研究者推荐,几乎所有急性MI患者均可开始就使用氯吡格雷,不用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其他药物使用情况。还建议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氯吡格
雷治疗可能会进一步获益。最近,对CHARISMA研究中既往有MI患者的亚组分析也显
示出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长期益处。该研究随访28个月,结果
应该谨慎解释。尽管如此,对于STEMI患者,目前的资料明确支持氯吡格雷使用至事
后28天。

CLARITY-TIMI28研究纳入的STEMI患者主要来自西欧和北美,试验设计也不
同于COMMIT研究,然而,目前的证据显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代表了
STEMI患者治疗的一个巨大进步,可使大多数患者获益且不增加额外出血事件。

在临床中,很少有STEMI患者在急诊住院期间接受急诊手术。因此,没有必要
因为考虑术中大出血危险而延迟给予氯吡格雷,而且在急性MI早期急性期给予氯吡
格雷应该是安全的。

最近对CLARITY-TIMI28研究的扩展分析显示,在救护车上用纤维蛋白溶解药
物、肝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STEMI是可行的,不会增加大出血并发症。初
步结果显示,入院前给予氯吡格雷显著降低梗死相关动脉闭塞、死亡和再发MI危
险。

在PCI-CLARITY研究中,氯吡格雷预治疗的益处在预治疗阶段持久保持,表明
在PCI前使用氯吡格雷可以改善患者转归。采用氯吡格雷预治疗100例接受PCI的患
者,在PCI前可预防2例MI,在PCI后30天中可预防2例心血管死亡、MI或卒中。

未接受PCI的ACS患者需要药理学再灌注治疗,此时氯吡格雷治疗30天甚至更
长时间中,血栓事件复发率降低,但大出血并发症并未增加。

COMMIT和CLARITY-TIMI研究结果使美国FDA和欧洲药物评估署在2006年批准
广泛使用氯吡格雷。今后,氯吡格雷可能会被用作所有ACS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一
部分。

总结

COMMIT和CLARITY-TIMI研究均表明,在STEMI早期治疗中使用氯吡格雷安全有
效。鉴于这些证据,对年龄<75岁的STEMI患者给予300mg氯吡格雷,对年龄>75岁的
STEMI患者给予75mg氯吡格雷是合理的。在救护车上就开始使用氯吡格雷可以进
一步缩短缺血时间,并促进梗死区更快和更好地再灌注。[茗轩摘译自IntJ
ClinPract2007,61(3):473]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