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用手机15分钟,听神经受损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47:05    

 【金陵晚报报道】江苏省中医院副
主任技师朱莉莉家有个不成文的规
定,晚上手机开着时一律放在客厅的
茶几上,谁也不能将它拿到卧室,尤
其不许放在枕头底下,“辐射大呀,
对脑子有伤害!”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
师盛良则根本不用手机,他经常提醒
爱人和孩子,少用手机,尽管被提醒者经常是无所谓的态度,盛良还是孜孜不倦地尽着提醒的义务。

朱莉莉和盛良历时三四年做了一个关于手机辐射对听神经损害的调查,调查
结果让他们做出了上述选择。

朱莉莉说,促使她做这个调查的是几年前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的人突然
多了起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检查的是听神经至脑干的通路损害,测试的仪
器是诱发电位仪。朱莉莉正好在省中医院负责这个测试,“当时本院耳鼻喉科来
的和外院来的病人特别多,都有头昏、耳鸣、耳聋等等症状”,这令朱莉莉感到
奇怪,“以前每天也就两三个病人,一下子多起来,肯定会奇怪”。而这个时
候,朱莉莉的邻居盛良教授正关注着手机辐射的问题,他知道朱莉莉除了做脑干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外,还做脑地形图的检测等等,便请她关注手机辐射对人体伤
害的问题。

朱莉莉开始有意识地在做测试的时候询问患者一些问题,结果她发现,很多
有问题的患者都用手机,并且用的时间还不短。

每天用手机15至20分钟,听神经受损

最终,朱莉莉记录下3年来到江苏省中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患者118例,其中男
88例,女30例,年龄在21~58岁之间,平均年龄40.63岁。

他们中使用手机时间最短的达6个月,最长的达10年,他们的用耳频率为每天
15~20分钟。

他们都有头痛、头晕、眩晕、突发性耳鸣、耳聋等症状,他们本身并没有其
他耳部疾病,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

朱莉莉说,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本身也可能导致听神经至
脑干的损害,因此必须排除。

而调查研究中,朱莉莉和盛良还选择了30例基本不使用手机听力正常的健康
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0至52岁。

结果对他们进行的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显示,发现使用手机者听神经损害比较
明显,当接触同样分贝的声音时,常使用手机者传递给大脑的时间明显慢于不用
手机者。

接听手机一侧的听神经损害明显

接着,两位老师又分别检测手机使用者习惯性用耳侧与非习惯性用耳侧的差
异,结果发现两侧有明显差异,常接听手机的耳朵听力明显不如另外一只耳朵,
使用双耳交替使用手机,双耳有不同程度的听神经损伤。

朱莉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记得有4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就属于这种情
况,这位男患者来检测时人很消瘦,他是一名销售员,手机一打就是半个小时,
一天下来经常会打3至4个小时的手机,最初他感到头昏,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耳
鸣,现在发展为耳聋。

血型不同,受损害程度也不同

在调查中,盛良和朱莉莉还发现不同血型的人受手机辐射的影响也不同。

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A型组、B型组、AB型组、O型组进行测试,发现听神经至
脑干通路的损害以A型和AB型血比较明显,B型和O型血基本没有损害,即使有损
害,也在身体允许值范围之内。

盛良老师说,这是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手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因人血型而异
与部分疾病因血型而异的道理相同。

对各个脏器都可能产生影响

盛良教授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手机辐射作为一种电磁波辐射,不仅仅
对脑子,对各个脏器都可能产生影响。至于这种影响有多大,目前许多国家都在
研究,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

一定标准内对人是安全的

专家介绍说,手机电磁辐射其本质是能量的传播,这些能量具有很强的穿透
力,它把这些能量传递给人体器官,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扰乱了人体能量的
平衡。

朱莉莉说,尽管手机辐射对听神经至脑干通路的损害很明显,但大家也不必
“谈手机色变”。

她说,手机电磁辐射在一定标准内对人是安全的。SAR是衡量手机辐射量的客
观物理量。目前国际标准的限值为:6分钟平均每千克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
不得超过2瓦,在这个范围内,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是安全的。

如果手机辐射物理量超过标准的限值,产生长时间电磁场的辐射,继而可引
起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损害人体健康。

老教授要造绿色手机

盛良说,根据手机辐射致病因人血型而异这一中西医结合理论,有可能在将
来产生绿色保健手机,这种手机不仅能大大减少辐射危害,而且还能在使用过程
中产生保健的功效,如果是这样,那将是一件造福人类的好事。

目前,盛良已经在着手设计这样一款绿色保健手机。

>>>新闻链接

罕见脑瘤疑为手机辐射所致

2002年秋天,中国南方的一家报纸对当时正在广州开会的解放军304医院的神
经外科李安民教授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报道刊发之后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应。

这是国内第一次有人面对媒体讲出手机辐射对人身体的危害,而李安民向公
众披露的是他亲历的一个由于手机辐射导致恶性胶质瘤的病例。

2002年3月,在解放军304医院的神经外科病房,有一位脑瘤患者,这位患者
曾被其他医院诊断为脑梗死,而在李安民这里得到了另外的结论——恶性肿瘤。

李安民发现,在与患者10分钟左右的谈话中,双方的交流不断地被他频繁的
手机来电打断,他总是习惯地把手机放在左耳接听,而手机天线的位置恰恰对应
着病变的位置。

这位患者患了一种罕见的恶性脑瘤——学名“脑胶质瘤”——被怀疑是由于
长期的手机辐射引起的。

李安民教授说,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机关干部,使用手机的历史已有8年,而
且使用频率很高,平时习惯用左手接听手机。

大约一年前患者感觉记忆力不好、头晕、头疼。经过检查,在患者的大脑左
半球顶叶发现了一个鹅蛋大小的脑胶质瘤。

李教授还说,除此之外,普通的胶质瘤呈团块状,像月亮一样边界清晰;这
名患者的瘤子呈弥散型,界限不清楚,如同大米里掺了沙子。

李教授由此推断:“这有很大可能是由手机辐射引起的脑胶质瘤。”

李教授说:“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恰恰是手机天线电磁波辐射最集中的区
域,而通常情况下,脑胶质瘤很少会发生在这个部位。”

>>>新闻附件

正确使用手机减少辐射

朱莉莉说,在使用手机时,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机辐射。

这些措施包括在拨号时不要急于将手机靠近耳部,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频
率,不要将手机放在胸前口袋或者挂在腰间,正确使用好手机对人类受益匪浅。
盛良老师告诉记者,电磁辐射对人体肯定有影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长时间接受辐射。

像手机基站、电视台、广播电台、电脑及其他家用电器都会产生电磁波。

虽然现在无法完全不接触,但是注意营造环保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
方式,是可以减少辐射危害的。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