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贝尔的牛奶观 我是趋向于不吃奶制品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47:19    

  编者按

  4月5日,有“世界营养学界爱因
斯坦”之誉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
授T·柯林·坎贝尔来到搜狐网健康频
道直播室,就中美国之间饮食结构的
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健康的影响,向
众多网民做了分析介绍。其中,坎贝
尔教授的“牛奶观”,再次成为网友
关注的一个热点。  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坎贝尔教授的“牛奶观”,本报依据搜狐网健康直播
文字,把涉及牛奶的内容全部照录如下。如因现场翻译不确或现场速录可能会带
来的对坎贝尔原意造成的失真或误解,本报表示遗憾。本报转发坎贝尔的观点,
以传播信息,帮助读者掌握牛奶全面信息为出发点,同时希望国内专家对坎贝尔
的“牛奶观”进行质疑、批判。

  ★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吃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
一个事实。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根据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来看,信息是来自于不同的来源,但是科学研究
得出的结果不能基于个人的喜欢不喜欢,相信不相信,也不能决定我准备怎么
做,而是根据客观来的,不能说科学研究对于每个事情都能得出绝对的答案。但
是从我自己做的研究和我自己了解的科研结果来看,我是趋向于不吃奶制品的,
我自己和我的太太还有我的五个儿子、五个孙子,我们都不吃奶制品,这是我个
人的爱好和倾向。

  ★尤其对于孩子我是不鼓励他们吃奶制品的,如果小时候吃了养成习惯,养
成习惯大了也会吃,而且越吃越多,这是不好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我在这里还要说一下牛奶的好处,至少是许多人相信的或者在议论的牛奶
的好处。说牛奶有好处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说牛奶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
子长得更快、长得更高大。第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钙,牛奶是可以提供大量的
钙,长得高以及有了钙,骨头和牙齿更坚固,这是关于牛奶的第二个好处。许多
人是这么相信的,实际上孩子长得高、长得快会带来许多问题的,所以这不一定
是好的。长得快、长得高可以导致性早熟,性早熟是一个问题,还有女孩子月经
来得早,月经来得早造成女孩子的性激素水平高,大家都知道性激素水平高和乳
腺癌和子宫癌是有关系的。

  ★我们是不是需要钙?我们比较了钙的摄入就发现,许多钙都是来自于奶制
品,现在已经发现钙的高摄入实际上带来了骨质疏松的高发生率。关于这方面的
研究至少有20多年的科学研究文献在这里,证明摄入的钙多反而造成骨质疏松的
发生率高。

  ★基于我的实验室的研究,的的确确我发现酪蛋白促进了癌症的发生和发
展,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人,人是不一样的。关于酪蛋白,从西方的科学文献
中看,的的确确是存在问题的,它可以升高胆固醇,它的效果甚至比饱和脂肪酸
还厉害,它可以造成人体内的酸性环境因此损伤我们的身体。蛋白质促进身体某
些激素的分泌,引起不同的疾病,这些有新的研究证据,也有一些是老的研究证
据。

  ★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是基于西方科学文献研究的,关于在中国吃的牛奶的量
很小,在中国这个量是非常小的,所以我没有说中国不能吃牛奶,但是我可以很
清楚地告诉大家,在西方确实牛奶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需要让大家知道的。

  ★有关动物源性食物和植物源性食物的问题不仅仅只是牛奶。但是我关于奶
制品的观点主要是基于西方的证据,因为西方的的确确牛奶吃得很多,在中国没
有这种情况,所以这是无关的,现在没有这样一个证据。

  

  牛奶还能不能喝?(编辑手记)

  关于牛奶的争论,最近忽然热了起来。

  其实,所谓“热”也是老话新提。为何这样说呢?据笔者视野所及,亮出旗
帜“大肆攻击”牛奶,或对“牛奶很不友好”者,一个林光常,一个坎贝尔也。

  林氏的《无毒一身轻》出版至今,已近四年;坎氏的那个“老鼠实验”也已
近20年矣。不过,细细观之,两人分量在媒体心目中还是有区别的。

  那位瘦瘦高高的台湾同胞,其“牛奶观”中的一两句话的确有点“穷凶极
恶”的味道。人们惯常引用的林氏名言“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确实语
惊四座。据报道,林氏还有什么“官司”在身,“学位也是假的”,也不知是否
确实?

  坎贝尔不一样。

  坎氏何人?二恶英的主要发现者之一!厉害不厉害?初见坎贝尔前,其身边
的人先给你“打预防针”,坎氏因发现二恶英脸部在实验室受过伤!意思是您见
他别吓着。未见其人,先闻其威。自然,人们就不敢对坎氏随便造次了。

  更何况,坎氏对牛奶是属于“温和的反对派”。尽管,他是一个“坚定的温
和反对派”。

  我国学术界对坎氏很熟悉,不过,国人真正地知道坎氏的“牛奶观”却是最
近。我们很是疑问,坎贝尔那个“惊天动地”的“老鼠实验”为什么要等到近20
年后的今天,人们才陆陆续续知道?

  说它“惊天动地”,是因为这个实验让人产生的“联想”,是牛奶与癌症的
关系、牛奶到底能不能喝的问题。其实,关于牛奶与癌症的论述,在坎氏的著作
中比比皆是。读者随便找找就是了。

  这显然是一个“天大”的问题,至少是一个提出来就足可以“惊天动地”、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斥骂坎贝尔、指责坎贝尔、反驳坎贝尔,我们可以检索出牛奶对
人有好处的各种证据,我们可以举出比如流传甚广的日本“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
族”的故事,但是我们却不能不承认那个“老鼠实验”!

  那么,对于专家和媒体而言,余下的问题似乎也就是如何“诠释”这个实验
了——比如说中国人喝奶量,比如说中国的国情等等。

  我们不妨再重温一下这个“实验”:

  让实验老鼠全部接触同等剂量的黄曲霉素,在体内产生肿瘤病灶细胞。然
后,使用含不同蛋白质的饲料喂养大鼠。一组大鼠的饲料中含20%的谷蛋白(植物
蛋白),一组大鼠的饲料中含20%的酪蛋白(动物蛋白,牛奶中87%的蛋白质都是
酪蛋白)。经过一段时间后,吃饲料中含20%谷蛋白的大鼠,体内肿瘤病灶细胞没
有什么增加;吃饲料中含20%酪蛋白的大鼠,体内肿瘤病灶细胞则呈斜线显著上
升。

  这个实验昭示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实验在“牛奶”“癌症”这两个关键词之
间,给人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断然的结论,武断的联想,固然有强奸坎氏本意的嫌疑,那么,这个实验是
让我们产生对“牛奶”的正面意义呢?还是产生“负面”意义呢?相信许多人会
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

  其实,看看坎贝尔自己怎么说的,将会更加清楚:

  “在黄曲霉素启动癌的大鼠模型中,牛奶中的蛋白质是非常强的促癌剂。”
(P59,坎贝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奶制品摄入对前列腺癌发病有促进作用,部分原因是奶制品的摄入增加了
钙和磷的摄入。这些研究成果几乎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每项研究成果背后,都至
少有十几项分析和细致考察的单项研究。这样大量的文献无疑是非常有说服力
的。”(P177,坎贝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其实,对于坎贝尔的“牛奶观”,作为媒体确实不需要“扭扭捏捏”。因为
坎贝尔在网上直播中,态度也很清楚:

  “从我自己做的研究和我自己了解的科研结果来看,我是趋向于不吃奶制品
的,我自己和我的太太还有我的五个儿子、五个孙子,我们都不吃奶制品,这是
我个人的爱好和倾向。”

  “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
一个事实。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在一些人看来,坎氏的观点的确有点异端学说!要不是碍于坎贝尔的身份,
哪个家伙如果如此“放话”,肯定要遭到一阵“炮轰”,非要把他给“灭了”。

  实验做出来了,话也放出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萦绕在我们心头一个大
大的疑团:我们到底能不能喝牛奶?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能吃的食物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是否适合你。我
们也愿意重申这样的“牛奶观”:因人而异,适度适量。营养,讲究的就是平
衡、多样,讲究的就是适合自己。

  再说,嘴是自己的,谁也管不了。这事还得您定。

  其实,坎贝尔的意义可能在于他的前瞻和预见。不需要罗列具体的数据,只
消看一下我们周围,看一下我们日趋西式化的饮食结构(奶制品在西化的饮食结
构中总是处处可见),看一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各类癌症的高发,听听坎贝
尔的“逆耳忠言”又有何不可?

  我们固然不能对着一个穷困山区的孩子说,不要喝牛奶。但对于那些富裕的
发达城市里越来越多患上的“吃出来病”的人们,听听坎贝尔,有好处。即便你
在学术上是一个坚定的“牛奶支持派”,即便你是一个牛奶公司的老板,对于全
面掌握信息,也有好处。

  最后,我们想再次照抄坎贝尔的观点,也希望人们能全面、客观、准确地了
解坎氏:

  “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是基于西方科学文献研究的,关于在中国吃的牛奶的量
很小,在中国这个量是非常小的,所以我没有说中国不能吃牛奶,但是我可以很
清楚地告诉大家,在西方确实牛奶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需要让大家知道
的。”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