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增加 构成心血管病“后备军”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4:20:50    

 专家小传

陈灏珠:1924年生,我国心血管
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者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第七、八、九
届全国政协常委和上海市政协副主
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现
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上海
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在今天的世界上,心血管疾病比其他任何疾病都能杀死更多的人,并使千
百万人致残。”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就
已经这样指出。如今,这一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的趋势,甚至已演变为每年都要
夺走约1200万人的生命,数字接近世界人口总死亡数的1/4,成为人类健康头号大
敌。

“而在我国,近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统计数据已高于美国、加拿大、法国、
日本、瑞典、瑞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
国工程院陈灏珠院士不无忧虑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每年递增

在上世纪50年代,高血压作为我国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仅导致中
风超规模的发生率,更是掀起了以其为特征的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次浪潮。
而随着近几十年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胆固醇水平持续增加,再加上吸烟、高血
压等以往就很严重的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正面临着心血管疾病的第二次浪
潮的袭击。

“目前,中风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心肌梗死发生率也迅速上升,老年高血压
患者的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增加到1/2,此外,心脑血
管疾病也呈年轻化趋势,45岁以下的患者占到了相当大比例。”

2006年底出台的第一部反映我国心血管病流行及防治研究现状的《中国心血
管病报告》也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呈明显的增长态势,每年死于心血
管疾病的人数达300万。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国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病
率全面增加,构成了数以亿计的心血管病“后备军”——高血压患者1.6亿人,血
脂异常1.6亿人,超重者有2亿人,肥胖6000万人,糖尿病2000万人,烟民3.5亿
人,还有大量饮酒和缺乏体力活动者,再加上我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如果不采
取积极有效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可能有人还记得,50年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心血管病一直都属于
‘不治之症’,等到确诊,已经很难救治了。而现在,心血管病则几乎都是可以
事先发现并及时预防的。”

“如今,大众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了。很多人都意识到,长期
积累小病,不医必成大疾。”陈院士说,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应该早点开始
预防,人类的血管从20岁以后就开始退化、功能开始减弱,而且现在发病年龄越
来越年轻化,如果等到年龄大了、问题出来了再治疗,可能就晚了。

治疗方法几乎与国际同步

近年来,心血管病的急剧上升,给心血管病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各种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就依次出现了,如血压
计、降血压药、介入(微创手术)等。”陈院士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的先心病都
可手术救治,而且在儿童期甚至婴幼儿期即可施行;高血压患者只要坚持合理的
药物治疗、注意合理饮食,适当控制体重,情绪稳定,不过分劳累,定期复查,
便可相安无事;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也很多,除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手术以及基
因疗法都是有效的治疗途径;心律失常的治疗从使用药物发展到电学治疗、病灶
介入消融和外科手术等治疗,有些甚至已能达到根治。“而在此之前,仅仅只能
用镇静药来降血压。”

陈院士感叹,过去国外由于发病率高等因素,对于先进的治疗方法都会较早
地涉及,国内一般都要晚几年,但近年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几乎达到了同
步。“当然,我们从国外引进的手术方法还是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改进的,在一
些小的方面也有自己的创新,但问题是大部分没有申请专利。”

知晓率低是目前最大难题

至于我国与国外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最大的差距,陈院士认为,主要体现
在知晓率低上,这也是我国此领域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即有多少心血管病人最
终能得到治疗,有多少病人能严格按照医嘱来做。据统计,全球对此疾病的知晓
率一般在50%左右,而我国不到30%。“当然这主要是跟整体生活水平有关。国
外基本都有条件做到定期体检,而且医疗保险制度等也比较完善。”

陈院士认为,其实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积极预防是最实际、花
费最少的办法,是不用药物而能健康生活的捷径。因此,提高心血管疾病知晓率
的关键就是把防治的科学专业知识转化成老百姓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科
普语言,向社会广泛宣传。

事实上,我国已经制订了不少措施,如“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制度,
把高血压教育引进社区、企业,开展医生继续教育,建立包括心血管科、神经
科、内分泌科、老年科和肾脏内科等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盟;强调糖尿病患者降
脂治疗的首要目标与冠心病患者一致等。

“这些在50年前,真是想都没有想过的,近年来,社会上对心血管病的认识
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理由相信,让心血管病低下‘高昂’的头颅已不
是难题。”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