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盯上年轻人 愈肥胖发病愈早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4:24:14    

  本应是老年人得的病,如今开始盯
上了年轻人。统计数据和临床观察都证
实,过去一向被视为困扰老年人的常见
病症如今明显“年轻化”了。

  十种“老年病”年轻化1.心血管
病。心脏病在我国至少“年轻”了15
岁!北京市花10年时间对70万人群进行
了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0
岁以下的患病人群增长迅速,急性冠心病男性在45至49岁年龄组增加了50%,女性55至59岁年龄组增加了32%。最年轻的
心梗患者刚刚三十出头。专家分析这与高脂肪、高糖、高蛋白、高盐的饮食习惯和
高度紧张的工作加重心脏负担有关。

  2.糖尿病。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发现,近20年来因糖尿病致死者增加了3倍,
是现代十大死亡原因中增长最快的疾病。而20至35岁的年轻糖尿病患者正在逐年
增加,其中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发病初期都有体形肥胖的现象,而且愈肥
胖,发病的时间愈早。

  3.乳腺癌和大肠癌。医学界已经确定,在所有的癌症中,乳腺癌、大肠癌同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密切相关,而这两种疾病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明显提高。一
方面是因为年轻人饮食习惯日趋西化,另一方面,不少年轻人自恃年轻,忽视了
健康的生活方式,忽略了早期症状。

  4.颈椎病。天津一家医院近日对2000例颈椎病患者做的调查显示:青少年颈
椎病患者从4年前的8.7%上升到12%。颈椎病在中学生和年轻白领中十分普遍,
其主要症状为颈肩疼痛、头痛、眩晕等。因颈椎病而引发脑供血不足、胃肠疾病
等多种颈源性疾病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5.宫颈癌。一名16岁的湖南高一女生,最近发现内裤上总是粘着很多分泌
物,而且气味很重,病理切片确诊为宫颈癌。家人颇感意外,没结婚的女孩也会
得这种病?据统计,目前35岁前的宫颈癌患病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2.9%上升
到目前的50%以上。最小的患者年仅13岁,住院病人中以26—35岁已婚妇女居
多。

  6.脑血栓。这种病一般是在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的基础上形成的。北
京10年间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35岁年龄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
加了136%和220%,与亚洲其他国家趋势相同。

  7.痛风。在不足20年时间里,痛风的初发平均年龄下降了6.3岁,不足40岁初
次发病者增加了26.3%。其中90%以上的年轻痛风病人有经常大量饮酒和嗜好吃
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物的习惯;4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约85%
的人体重超重。

  8.干眼症。以往,干眼病与白内障、青光眼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但是,
现在许多经常接触电脑、电视的青年人患干眼病的越来越多。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
小时以上的人中,90%的人感觉眼睛发干、头痛、烦燥、疲劳、注意力下降,这
种电脑视力综合征就是典型的干眼病。

  9.前列腺疾病。前列腺肥大这种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近年来也趋于年轻化。北
京一家医院今年开展了前列腺疾病普查,发现患者群以40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
最年轻的一位患者年仅23岁。

  10.慢性疲劳综合征。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对中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
果显示,66%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等现象。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
行业人群中发病率为10%至20%,科技、新闻、广告、公务员、演艺人员出租车
司机等行业高达50%。

  生活不规律是主要杀手

  老年病“年轻”了,生活不规律是主要杀手。现在许多老年人很注意保健,
但年轻人往往缺乏健康意识,仗着年轻身体好,长期超负荷工作,使身体一直处
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状态,再加上丰富的夜生活,使他们经常选择“通宵达旦”的
生活方式。法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和中年男子在周末最
容易患心脏病。他们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年轻男子在周末活动较多,脆弱的人就
比较容易犯心脏病。专家告诫,生活规律不宜打破,千万别透支睡眠。睡眠占据
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确定
“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质量好的睡眠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滋
补品。

  另外,饮食不科学也是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中摄入的
高能量、高脂肪类物质逐渐增多,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过多堆积,而粗纤维、维
生素摄入严重不足。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要吃50种以上食品,只有饮食合理,
疾病才不易侵入。除此以外,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餐,饮食无度,加上不
良的作息习惯,综合起来,导致营养失调,肠胃、神经功能紊乱,也会诱发各种
疾病。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年轻人缺乏锻炼,出门坐汽车、开会坐沙发、上楼有
电梯,骑自行车、步行者减少,这样让人养成了懒惰的习惯,给高血压、糖尿病
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

  生活方式要改变

  专家为都市年轻人开出“处方”: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使生活规律化,保证
充足睡眠。饮食上要少吃脂肪高、能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瓜果类的清淡食
品。饮食平衡就可以使高血压减少55%,脑梗塞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
瘤减少1/3。同时,一天中至少应从事半小时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上班提前两
站下车,走20分钟的路,回家提前一站下车,再走10分钟的路。当然,这只是最
小的推荐量。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