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医托行骗惯用伎俩:骗人一条龙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4:26:03    

   核心提示

  对农民来说,生活中最大的恐惧莫
过于得病。当他们中的不少人满脸焦虑
地怀揣着一点一点积攒的救命钱,来到
一些大医院门口准备找医生治病时,却
无意中掉入了一双双黑手早已挖好的陷
阱。结果,钱被骗光,病也被误诊误
治。制造罪恶的黑手叫医托。
  继本报1月14日刊出
关于医托的报道后,记者再次对医托进行深入调查,不仅见证了更多深受医托之
害者的血泪,也听到良心发现的医托的忏悔:他们自曝医托为人不齿的诈骗手
段,还揭示了医托内部组织和一个托头年收入竟达百万元的惊人事实。

  患者哭诉:“医托害得我家破人残!”

  “我连自己的送终钱都给了那帮害人精,到现在病不但没治好,还落个家破
人残!”昨日上午,60岁的周口农民黄旺(化名)向记者哭诉了他被医托欺骗的
遭遇。

  黄大爷介绍说,他几年前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在患病之初,他曾到市里的正
规医院治疗,医生对他说,虽然有关治疗糖尿病的广告五花八门,但是糖尿病人
只能长期服药,并不能彻底根治。

  黄大爷的儿女都在郑州工作,为了让父亲早日康复就将父母接来郑州看病。
有一天,由于儿女都忙于工作,黄大爷便独自到郑州某医院看病,没想到刚到医
院门口,老实憨厚的黄大爷就被一个医托盯上了:“大爷,我也是周口的,咱们
是同乡,我家亲戚也得了糖尿病。您的病能根除,大医院的医生骗你呢,要不他
们怎么会有病号?我给您介绍一家医院吧!保证您药到病除!”

  黄大爷轻信了医托的话,在医托介绍的私立医院治疗了一年多,病情没有见
一点好转,反而更重了,竟然慢慢地丧失了劳动能力。去年年底,黄大爷来到省
某知名医院,经过检查,医生明确地告诉他:因为耽误治疗,他的一些肢体部位
必须立即截肢。

  听到这个结果,黄大爷带着哭腔对记者说:“医托害得我身无分文,现在,
我实在没有钱再治病了!”在这一年多里,黄大爷为治病花了很多钱,“我的养
老钱都搭里了,提起医托,我恨死他们了”。

  “看见父亲每天被病魔缠身受的那份罪,我真想将那些医托狠揍一顿!”黄
大爷的儿女也显得很无助。

  记者暗访:医托行骗猖獗

  昨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前,记者蹲点对医托进行了暗访。

  镜头一

  9时左右,在医院门前,与匆匆的行人相比,一些人显得不那么协调。他们三
两个站在一起,大都拎着袋子或X光、CT等检查结果照片,不慌不忙地在医院门外
晃来晃去,眼神飘忽不定。一见从火车站方向开来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他们便立
即拥过去,主动上前搭讪。据旁边在此执勤有很长时间的交通协管员张师傅介绍
说,这些人都是医托。

  9时30分,公交车站牌下,一个正东张西望的穿黑色皮衣的男子突然飞奔到医
院门口,原来一辆载客的出租车在医院门前停了下来。“看病吗?”车门一开,
他便上前询问乘客。从车上下来的拿着包裹和病历档案袋的一男一女警惕性较
高:“我们来找人,不看病。”见患者不“配合”,黑衣男子悻悻地离开了,开
始寻找下一个“猎物”。

  镜头二

  10时许,医院旁边一隐蔽处。一个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的平头男子,将
手里的东西迅速交给旁边一个盘头的女士说:“快去,前面那俩人搞定了,就说
这药专治肠胃病。”那女子拿起袋子就以最快的速度走到了医院公告栏前,另一
个男子在向她使了眼色后,该女子对面前一对农村夫妇说:“这药特管用,一共
500元。”农村夫妇刚要从衣兜里掏钱,旁边那男子发现记者在一直盯着他们,使
劲拍了盘头女子一下,两人便走到了医院外边,回头还用恶狠狠的眼神瞪了记者
一眼。

  镜头三

  10时30分许,医院对面立交桥下,三男两女在商量着去不远的一家诊所看
病。左侧是一家三口,个子比较低的男孩是一名初中生,只听见家长长叹了一口
气说:“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并且胃口不好,以前许多医生说他缺钙,
我想经常生病应该和他缺钙有关吧,今天特意到医院来检查检查。”右侧的一男
一女明显是在一唱一和地演双簧,女的说:“我家闺女和你家儿一样,也是体质
虚,别人感冒准能传给她,后来有一名老中医给开了两服药,吃了一段时间果真
好多了,到现在没感冒过一次。咱们同为人母,你此时的心情我最了解。你瞧,
来医院看病的人这么多,猴年马月才能轮到你们啊!”“你们不如去俺说的那家
诊所,也让那老中医给你们开点药早点回家吧。”男的在旁边煽风点火,此时一
家三口已经动了心,说道:“那家诊所在哪里啊,我们怎么找啊?”见时机已成
熟,女的说道:“离这里不远,在棉纺路那边,走十几分钟就到了,谁让咱们是
老乡呢,让俺家里人带你去吧!”他们边说边向东走去。

  当记者追上去想看个究竟时,几个男子挡住了记者的去路,等记者从人群中
挤出来时,发现刚才那几个人已经无影无踪,无疑,刚才那一家三口肯定中了医
托的计了。

  镜头四

  10时30分许,从南阳来郑州看病的林桥(化名)夫妇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门前下了101路公交车,正张望着走来,一个穿皮夹克的男子过来搭讪:“老
乡,是来一附院看

  病的吧?俺也是哩。看啥病?”这声问候让第一次到郑州看病的林桥夫妇感
到亲切,同时引起了正在此暗访医托的记者的警觉。

  得知林妻因患乳腺增生而来郑州看专家门诊时,和“皮夹克”一起的穿蓝色
羽绒服的女子说:“我以前也患乳腺增生,就是到这儿让专家李孟宣(音)看好
的。李孟宣是最好的专家了。我可以带你去找他。”但“皮夹克”像突然想起什
么,说:“今天是星期二吧,李专家不坐诊啊。”林桥肯定地说:“今天是星期
一,我们就是怕星期天专家不在才今天来的。”“皮夹克”显得有些尴尬。“羽
绒服”忙接上说:“李专家星期三才坐诊哩。他家我们去过,就在前面不远。我
带你们去。”

  林桥夫妇有点犹豫。这时走过来一对40多岁、一身农民装束的男女,其中手
中掂着一个病历袋的男子走过来问“皮夹克”:“你知道专治乳腺增生的教授李
孟宣咋找吗?”“皮夹克”一指林桥夫妇说:“正好,这个老乡也是找李专家
的,我带你们一起去。”林桥夫妇跟他们顺着大学路往南走。

  一直在旁边的记者这时基本确定这4人均为医托,就一路跟过去。

  “皮夹克”和“羽绒服”边走边说着自己原来病得多严重,李专家的药有多
神奇。当走到郑大一附院教学部大门前时,那个掂着病历袋的男子接了个电话,
立即警觉地朝后边看了一眼,他放慢脚步,上下打量了一下记者,又紧赶几步追
上林桥他们,用胳膊“碰”了一下“皮夹克”说“俺不去了”。“羽绒服”跟他
对视了一眼后对林桥说:“就在前边这个院里,我们还有事儿,你们自己去找
吧。”说完,4个医托分别快步朝南北两个方向走了。

  林桥夫妇正在诧异,记者赶上前说明了情况,他们才恍然大悟。林妻一脸惊
悸地说:“以前光听说过医托,咋能想到说话恁好的人竟然是医托?”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的保安小江说,刚才4个医托迅速离去,肯定是医托中“把风的”发
现了记者对他们的跟踪,通知了同伙。

  记者暗访发现,医托行骗路数大同小异,他们总是瞄准外地求医患者,主动
搭讪,并编造同病相怜的经历,然后介绍“名医”,再带患者就范。而且他们分
工明确,戒备心理很强,见到可疑情况马上撤退。

  医托行骗:惯用伎俩揭秘

  骗人有基本程序

  记者经调查得知,最开始时,医托都在医院大厅、候诊室、挂号处对病人
“下手”,而近年来,医托似乎意识到过多单一的推荐、说服不太容易让病人接
受,而且以往那种在医院大厅挂号处“下手”的方式极易被医院保安发现。于
是,医托们改进了招数:他们把自己打扮成病人,往往去医院某个病人比较集中
的专科挂号,然后拿着病历、各式化验单去找专家看病,候诊的那段时间便成了
他们下手的最好时机。“医托”的“工作程序”可归纳为“寻找目标——搭话—
—探听病因症状——介绍自己的求医经历”。如果女医托抱着孩子、带着丈夫,
站在医院门口说服病人随其去看病更易被轻信。

  以骗外地人居多

  医托惯用的手段就是在医院门口、旁边的公交站牌蹲点守“猎”。很多外地
来郑看病的患者大都是因为本地医院的治疗条件不足等原因被当地医院推荐过来
的,根据“医托”的经验,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知名的大医院和治疗特殊
病的专科医院是被推荐最多的,所以这些医院门前的医托数量也是最多的。据出
租车司机小张介绍,每次从火车站和汽车站拉要求去医院看病的客人时,往往车
刚刚灭火,患者还没下出租车,一些医托就会一窝蜂地拥上来将患者围住。“因
为医托对我们来说都是‘熟面孔’,看见他们要围过来我都会故意把车停远一
点,并告诉乘客提高警惕,但是许多老实巴交的患者下了车就被忽悠得摸不着头
脑。”

  “服务”实现一条龙

  有的医托干脆在火车站、汽车站“守株待兔”,看见有人拿着病历便上前搭
话,号称为让患者节省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拿到救命药专在此等候,等取得了患
者信任后便迅速和患者一起去所谓的“好医院”,待“名医”看完了病,患者交
完钱拿到药,医托还会专门打的买好车票将患者送上回家的列车。这样做是想让
患者迅速消失,等患者提出异议时早已坐上了回去的列车。

【编辑:傅鹏】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