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知名药企抢攻糖尿病药物市场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4:31:32    

 本月初,葛兰素史克在官方网站
上发布了有关美国FDA勒令其停止
两种关键药物生产的相关声明。其中
包括葛兰素史克此前在中国放弃相关
专利权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罗格列酮的
复合剂文达敏罗格列酮/二甲双胍
酮。

长期被外资药把持的国内糖尿病
用药市场因为文达敏的遭遇再次出现了松动。去年因为罗格列酮的专利问题,国内数家医药企业曾经和葛兰素史克进
行过殊死的搏斗,最后以国内企业的获胜而告终,目前包括太极集团在内的众企
业都信誓旦旦的宣称,要将手上的罗格列酮打造成数10亿元的重磅炸弹。

更多的企业选择常用糖尿病用药领域作为突破口,通过一些创新性的研发方
法,抢占这个红得发紫的市场。在3月初,广州瑞仪生物公司开发的瑞唐舒(盐
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上市会上,瑞仪生物公司总经理张隆鑫就声称,要以此产品
抢食糖尿病用药市场,据介绍该产品将由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一场中外药企争夺百亿
糖尿病市场的战争开始骤然加剧。

糖尿病发病率的中国速度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不
断加速,患糖尿病的人数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加,目前该病已成为继心血
管、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据糖尿病专家王家驰教授透露,我国糖尿病患者已从1996年的3.2
1%上升到现在的5%,目前已经步入增长快车道。据测算,目前我国糖尿病患
者已达5000万人,并以每年新增100万人的速度迅猛增加。

据北京东一信达营销公司所作的《中国糖尿病及用药市场分析》披露,中国
目前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人数为800万人,其中长期服用中高价日消费在3
~4.10元和高价日消费4.90~13.6元糖尿病药物的患者比例近6
成。根据这组数字可以推算出,目前中国的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为130亿人民
币。

据中国药学会14家重点地区典型医院用药数据显示,近3年,糖尿病用药
量虽有起伏,甚至在2002年第1季度和2003年第1季度出现过低点,但
从整体的趋势上可明显看出,医院用药量是在逐步增长、且势头较强。

糖尿病患者医院临床用药的增加在用药金额中也有所表现,从2001~2
004年的3年中,入网医院的用药金额已从9000万元左右迅速上升至近1
7000万元,而目前的医院招标及药品降价等改革并未对此类药品的价格产生
较大影响。相反,其上升的势头极旺,未来2年内有望翻番。(见附图)

洋药的天下

据《中国糖尿病及用药市场分析》公布,从糖尿病用药的品种来说,则主要
以外资或合资品牌的产品为主,如拜糖苹(阿卡波糖)、文迪雅(罗格列酮)、
诺和龙(瑞格列奈)和艾汀(比格列酮)等。

据了解,目前降糖药销售排名前10位的产品均为合资/进口产品,并占据
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拜耳公司的拜糖苹名列2003年降糖药销售的
榜首,全年销售达2.93亿元,诺和诺德的胰岛素诺和灵几个剂型共计销售3
亿元。此外,施维雅制药公司的达美康、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糖适平(格列
喹酮)、施贵宝的格华止(二甲双胍)、辉瑞的瑞易宁(格列吡嗪)以及葛兰素
史克的文迪雅销售均排名前列。

有分析认为,外资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外资企业的学术推广能力比较强,对于患者的教育做得比较成功,而糖
尿病用药属于长期用药,有利于培养长期的消费群体;

——糖尿病属于富贵病,发病人群一般集中在城市人群,而外资和合资企业
的销售多集中在城市。

国产药依靠新剂型发力

面对如此状况,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并不是没有机会。其实罗格列酮之争只是
一个侧面,最近国内企业都看好糖尿病用药,都加大了开发力度,尤其是对于治
疗2型糖尿病使用最多的口服药的研发。但国内企业现在也变得聪明了,为了和
国外的专利药抗衡,纷纷开发出一些经典降糖药的新剂型,像对于二甲双胍的二
次开发就是典型的例子。

广州瑞仪生物负责新药开发部主管黎炜烘认为,磺酰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应用
较早,已有30多年历史,对改善糖尿病症状、延长病人寿命、防止糖尿病性昏
迷、延迟微血管并发症等有良好作用。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临床应用
最多的仍为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尤其是双胍类对于某些磺酰脲类无效的2型糖尿
病人有效。在我国,因这类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实,且价格便宜,其用药
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但目前使用的二甲双胍大部分都是普通制剂,为保证服药后的有效血药浓
度,医生通常要求患者采用大剂量、多次服药,由于二甲双胍易溶于水,口服后
药物迅速溶出,有突释现象。大量药物在经过胃肠道时,其吸收速率受“吸收
窗”限制,仅在小肠部位被吸收,生物有效性差。同时,突释现象引起胃肠道内
药物浓度过高,对胃肠道粘膜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影响了其继续使用。

将二甲双胍改成缓释剂型后,患者只需一天服药一次,这对长期用药的患者
极为便利。张隆鑫透露,目前各地经销商对于这个新产品的前景非常看好,产品
还未上市就接到了很多订货合同,预计第1年销售可以突破5000万元。

据了解,目前国内企业正在开发的关于二甲双胍的新剂型还包括:二甲双胍
缓释片大剂量剂型、二甲双胍口服液、二甲双胍长效片和胃滞留二甲双胍等。

虽然并不是每个老产品都能焕发青春,但国内口服降糖药的更新换代基本趋
势是肯定的,那就是:二甲双胍的销售随着新剂型的不断开发,老大的位置难以
动摇;磺硫脲类药物开始出现衰退迹象;α-糖苷酶抑制剂仍处于上升期。因此,
开发新剂型及复方药物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手段。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