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世界
糖尿病大会上,世界卫
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共同发布了糖尿病和中间型高血糖
(intermediatehyperglycaemia)定
义、诊断和分类新指南。
WHO自1965年开始发布糖尿病诊
断和分类指南。指南上一次更新是在
1998年,2005年11月WHO和IDF联合技术
专家组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开始了对现有WHO指南的回顾和更新工作。
针对糖尿病和中间型高血糖诊断中的5个相关问题,专家组提供了7条建议。
问题1:现行糖尿病诊断标准需要更改吗?
目前推算糖尿病诊断切点主要依据糖尿病特异性微血管并发症(尤其是视网
膜病变)危险相关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人群分布特点。
确定视网膜病变危险相关诊断切点时,各研究采用视网膜病变诊断方法不尽
相同,研究中是否包括先前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也不一致。研究未发现血糖与活检证
实的
糖尿病肾病之间具相关性。许多研究检验了血糖与死亡率、心血管并发症之
间的关系,但未能确定可定义糖尿病的阈值。
血糖水平在人群中呈双峰分布时,采用两峰的交叉点区分正常和异常。针对
血糖呈双峰分布的人群,不同研究得出的切点不同,空腹血糖切点变动范围为
5.7~8.5mmol/L,2小时血糖切点变动范围为9.1~17.9mmol/L。
虽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高血糖有害,但是要明确血糖达到何等水平时危害会
显著增加,或者足以区分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相关研究的数据和方法学仍存在局限
性。
建议1:应沿用目前的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126
mg/dl)或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尽管用来制定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研究数据存在局限性,但该标准已能够鉴别
过早死亡率和微血管、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人群。
问题2:如何定义正常血糖水平?
众多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正常血糖定义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临床方法和生
理学方法等。
建议2:由于尚无足够研究资料可供准确地定义正常血糖水平,因此“正常血
糖”一词应指发生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较低的血糖水平,即低于中间型高血糖
定义的血糖水平。
问题3:如何定义糖耐量受损(IGT)?
研究显示IGT与肌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导致口服葡萄糖耐量
试验(OGTT)时葡萄糖处理效率降低。McMaster回顾研究表明,IGT不仅与糖尿病危
险增高相关,而且可引起全因死亡率及致命性心血管转归危险升高。
目前IGT定义为2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140mg/dl)。根据Gabir等在
PimaIndian研究中的数据,IGT人群中新发糖尿病5年发病率为24%,而在2小时血糖
<7.8mmol/L人群中该比例仅为4%。增高的2小时血糖水平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范
围内都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增高相关。
尽管支持目前IGT定义的资料还有限,但目前的切点已经足以用于实际操作。
不过,要注意2小时血糖水平低于IGT范围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以及过早死
亡率就已经开始增高。既然定义IGT是为了明确何种危险状态会导致上述疾病及死
亡率增高,那么联合已知的危险因子(包括测量血糖连续变量)进行危险评分似乎更
为合理。
建议3:目前WHO的IGT定义可以继续沿用。应该考虑用糖尿病和(或)心血管
疾病危险全面评估(包括测量血糖连续变量)来代替这种中间型高血糖分类。
问题4:如何定义空腹血糖受损(IFG)?
WHO目前采用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作为IFG切点。血糖高于该水
平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的胰岛素第一分泌反应时相消失,会引起微血管和大血管并
发症危险进行性增加。但有研究表明,即使空腹血糖水平低于该切点,发生糖尿病
危险也会增加。根据PimaIndian、毛里求斯、圣安东尼奥和Hoorn等研究数据进
行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空腹血糖水平5.4~5.5mmol/L预
测5年内糖尿病发生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
2003年将IFG切点修改为5.6mmol/L(100mg/dl)。但专家组认为,确定切点应该有
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考虑,而不能只考虑统计学结果,因此对ADA的5.6mmol/L切点
推算方法持保留意见。降低切点会引起IFG发生率显著增长,从而对个体危险预测
和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显著影响。在预防不良转归或进展为糖尿病方面,无证据显示
降低切点有益。
建议4:IFG的空腹血糖切点仍沿用6.1mmol/L。该切点与欧洲糖尿病流行病
学专家组建议一致。与IGT相同,应该考虑用糖尿病和(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全面评
估(包括测量血糖连续变量)代替这种中间型高血糖分类。
问题5:采用何种试验方法诊断高血糖状态?
1.血糖检测目前实验室一般测量分离血浆,测量时必须采用固定体积血样,
所得结果才能反映正确的全血血糖水平。血浆血糖大约比全血血糖高11%,但该差
值与血细胞比容相关,血细胞比容为0.55时,该差值升至15%,血细胞比容为0.30时,
该差值降至8%。采血部位会造成血糖测量结果差异。空腹状态下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样结果相同,但非空腹状态下毛细血管血样结果会高于静脉血样。
建议5:①测量和报告血糖浓度时,应采用静脉血浆血糖指标。不过,由于实际
工作中广泛应用毛细血管血样,尤其是在资源不足国家,静脉负荷后血糖值可用毛
细血管血糖值换算。空腹静脉血糖和空腹毛细血管血糖一致。②在采血后应立即
就近检测血糖,或立即分离血浆,或者用含糖酵解抑制剂的容器保存血样于冰水中
直至血浆分离。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关于OGTT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中的地位,学术
界一直存在争议。WHO推荐进行此试验。但诸多原因(如不便、费用高、重复性差
等)使临床诊断时不愿采用OGTT,而更倾向于采用空腹血糖。
Hoorn、DECODE、毛里求斯、斐济、瑙鲁研究以及Ito等的研究显示,与单独
根据空腹血糖诊断相比,单独根据2小时血糖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预后更差,死亡率和
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建议6:OGTT应该作为诊断方法予以保留,对空腹血糖6.1~6.9mmol/L
(110~125mg/dl)的个体,应通过OGTT明确其糖耐量状态。因为单独根据空腹血糖
不能诊断大约30%既往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OGTT是鉴别IGT人群的唯一方法;对无
症状人群确诊或排除异常糖耐量时经常需要进行OGTT。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反映2~3个月前至现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
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研究显示HbA1c与视网膜病变之间有相关
性。但许多国家并未广泛采用该指标,全球范围内HbA1c检测结果一致性仍存在问
题,而且其结果会受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妊娠和尿毒症的影响。
建议7:目前不考虑将HbA1c检测作为合适的糖尿病或中间型高血糖诊断试验
方法。
指南概要
●现行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保持不变
●“正常血糖”指低于中间型高血糖定义的血糖水平
●沿用WHO现行的IGT和IFG定义
●检测和报告血糖浓度时采用静脉血浆血糖
●保留OGTT作为诊断性试验方法
●HbA1c不宜用于诊断糖尿病或中间型高血糖
表2006年WHO糖尿病和中间型高血糖诊断标准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或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且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并<11.1mmol/L(200mg/dl)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糖6.1~6.9mmol/L(110~125mg/dl)
且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
*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
*如果未检测2小时血糖,不能确定糖耐量状态,因为不能排除糖尿病或I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