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4:36:43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
国家计委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
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00〕16号),实施医疗机构分类
管理,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
的竞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界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按机构整体划分。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
会计制度。

  1.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
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
自身的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营利性医
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
利性医疗机构。

  2.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完成政府交办的其
他任务,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这二类非营利性医疗机
构也可以提供少量的非基本医疗服务;营利性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
疗服务项目。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况时,各类医疗机构均有义
务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

  3.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同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其他非营利
性医疗机构不享受政府财政补助。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指
导价格,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
主经营,照章纳税。

  4.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财政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
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政策。营利性医疗机构参照执行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和有关政策。

  二、医疗机构分类的核定程序医疗机构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设置审
批、登记注册和校验时,需要书面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明其性质,由接受其登记注
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医疗机构投资来源、经营性质等有关分类界
定的规定予以核定,在执业登记中注明“非营利性”或“营利性”。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按有关法律法规还需到工
商行政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医疗机构改变其性质,须经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
和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三、做好与现有医疗机构管理制度的衔接工作现有医疗机构性质的划分应遵
循如下原则:自愿选择和政府核定相结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我国医疗服务体
系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1.现有政府举办的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性或国家水平的医疗机构,
经同级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医疗需求予以核定,可继续由政府举办,定为非营利
性医疗机构;其余的可自愿选择核定为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转为营利性医疗
机构。

  2.社会捐资兴办的医疗机构一般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3.企事业单位设立的为本单位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一般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
构;对社会开放的,由其自愿选择并经当地卫生行政等部门核定为非营利性医疗
机构或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4.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医疗机构,由其自愿选择并经卫生行政等
部门核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5.城镇个体诊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
利性医疗机构。

  6.国有或集体资产与医疗机构职工集资合办的医疗机构(包括联合诊所),
由其自愿选择并经卫生行政和财政部门核准可改造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营利
性医疗机构;也可转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7.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投资与其他组织合资合作设立非独立法
人资格的营利性的“科室”、“病区”、“项目”。已投资与其他组织合资合作
举办营利性的“科室”、“病区”、“项目”的,应停办或经卫生行政和财政等
部门批准转为独立法人单位。

  四、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相关制度

1.加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国有资产监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国有资产

经卫生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不得自行处置、转移、出租或变更用途;非营
利性医疗机构转变成营利性医疗机构,涉及的国有资产,必须经财政部门批准,
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从营利性医疗机构中退出的国有资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解散后的国有资产,经卫生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后可继续用于发展卫生事业。

  2.规范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职工工资等收入的分配办法。政府举办的非营利医
疗机构可在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核定的工资总
额,自主确定各类人员的内部分配办法;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坚持工资总额
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单位劳动生
产率增长幅度原则的前提下,确定工资分配办法。要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
任要素等纳入分配因素确定岗位工资,按岗定酬,并将工资待遇计入医疗服务成
本。

  3.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依法管理卫生工作的职
能部门。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打破医疗机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
限,加强全行业管理。按照转变职能、政事分开的要求,在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
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的医疗机构组织管理体制,如实行
医院管理委员会、理事会、董事会等管理形式,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管理的法人实
体。

  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要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要
加强领导,总结经验,稳步推开,保证分类管理工作的平稳实施。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