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住院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脱疽”的范畴,中医对“脱疽”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足溃疡的治疗包括局部创面处理,恰当的包扎伤口,清创治疗,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诊断和治疗血管功能障碍,良好的血糖控制,以及告诉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减轻足部压力等。
治疗
糖尿病足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最好由糖尿病足专科医生或血管外科医生进行,以免贻误病情。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过程中,中药在促进创面的愈合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中药熏洗、中药冲洗和中药外敷等。
常用50味外用中药
包括:血竭、地龙、黄柏、大黄、黄连、珍珠、马勃、麝香、乌贼骨、乳香、没药、琥珀、穿山甲、冰片、樟脑、铅丹、牡蛎、黄芩、黄芪、浙贝母、乌一头、当归、川芎、白芷紫草、轻粉、川楝子石决明、牛黄、赤芍独活、荆芥、青黛、三七、金银花、芦荟、丹参、红花、花椒、肉桂、细辛、干姜、天南星、蜈蚣、全蝎、白及、姜黄、胆矾、丁香、高良姜。
按功用可以分为六类
1 清热利湿解毒类:包括黄柏、大黄、黄连、黄芩、金银花、马勃、浙贝母、川楝子、芦、青黛、紫草、冰片、牛黄等。其中黄柏、大黄和冰片的使用率较鬲。
2 活血化瘀类:包括血竭、乳香、没药、琥珀、地龙、全蝎、蜈蚣、穿山甲、当归、川芎、赤芍、三七、丹参、红花、姜黄等。其中血竭、地龙的使用率较高。
3 益气养阴类:包括黄芪、珍珠等。其中珍珠粉的使用较多,同时应注意黄芪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4 温通止痛类:包括麝香、樟脑、乌头、花椒、肉桂、细辛、干姜、高良姜、丁香、白芷、独活等。其中乌头、细辛尤其是乌头的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
5 收敛生肌类:包括乌贼骨、牡蛎、石决明、珍珠、铅丹、轻粉、胆矾等。其中乌贼骨粉和珍珠粉的使用较多。
6 消疮类:包括荆芥、天南星、白及等。其中天南星具有毒性;白及粉的使用很多,收敛疮口的作用较明显。
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溃疡护理方面优势较明显,但药物的选择相对杂乱,因此建议在一般原则的指导下,筛选合适的药物。临床观察发现,异种蛋白尤其是动物蛋白对促进创面愈合功效显著,另外药物所含微量元素的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
首先需要对创面进行局部辨证,创面可以分为两类:阳证创面色泽红活鲜润,创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阴证创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
选药的一般原则是:①阳证以清热为主,辅以养阴;阴证以温通为主,辅以益气。②活血化瘀药物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常常是外敷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阳证溃疡效果更为明显。③收敛生肌药物可以与各种药物辅助、交替使用。④消疮药物可以适当选择加用。
在此原则下,阳证溃疡常选择:清热利湿解毒类药物大黄、黄柏、黄芩、黄连、冰片、牛黄;活血化瘀类药物地龙、全蝎、蜈蚣、血竭、乳香、没药、三七;消疮类药物白及;收敛生肌类药物珍珠(兼有养阴功能)、乌贼骨等。阴证溃疡常选择:活血化瘀类药物地龙、全蝎、蜈蚣、血竭、乳香、没药、三七;温通止痛类药物乌头、肉桂、细辛、麝香;消疮药物白及;益气药物黄芪;收敛生肌类药物乌贼骨等。(注:以上药物可单独也可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