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溃疡>

有高血压糖尿病更要警惕肾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9 09:20:40    

 

密切观察自身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是预防肾病的良好措施。(本报资料图片)

特约专家

 黄安兰 湖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新闻提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慢性肾病和尿毒症,在许多患者心目中都是十分可怕的疾病。然而,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的黄安兰教授告诉大家:“真正可怕的是对保护肾脏知识的极度贫乏,对自己肾脏的漠不关心!”黄教授说,在我国,九成以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本人并不知情,一旦出现症状来就诊时,大都属于中晚期,病情已无法逆转。

 有调查显示,大城市尿毒症透析或肾移植患者,每年医疗费用约10万元,北京和上海每年接受血透的新患者约4000余人,仅此一项,每年的医疗费用就达到4亿元。因此,唤起全社会对慢性肾脏病的重视是当务之急。

【就诊】

肾脏的破坏已大于75%

 黄教授介绍,在门诊常发现:肾脏病人首次来医院就诊时,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肾功能不正常,四分之一的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因为肾病开始时常没有症状,当肾脏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

 这时人们才会去医院看病,但总是胃口不好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这就导致许多肾衰病人一直在走误诊、漏诊的弯路,等来到肾内科时,肌酐(肾病指标)已高于正常人3至10倍。

 【专家警示】此时肾脏所剩余的功能不到正常人的5%,病人的最终结局,只能是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是做肾移植。慢性肾衰的发病,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患者没有在意而已。

【判断】

健康人每年查次尿常规

 黄教授提供了三个简便、易于操作的早期判断肾病的方法。

 首先是尿常规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等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肾损伤。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的家族史或长期使用药物史的高危人群要例行相关检查。建议健康人每年一次尿常规检查,高危人群则要增加尿监测频率,3~5个月尿检一次。

 其次,如发现有眼睑或下肢浮肿、青年高血压、泡沫尿、尿色变深、腰酸痛、夜尿频多、贫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第三,已婚女性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有白细胞,如果迁延不愈,就会造成肾间质损伤,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因此,也要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警示】慢性肾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可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发展至一定阶段也可导致肾损害,二者相互影响。所以,出现高血压时,不可轻视,应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检测】

定期查血肌酐和尿蛋白

 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它是导致上述疾病高发生和高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我国,多数的肾衰也就是尿毒症都是由肾炎引起,但由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肾衰也正在增多,成为末期肾病的两个最主要病因。

40%的糖尿病人,如不及时进行控制和治疗,最后都会出现肾脏损伤的状况,其中10%会导致肾衰竭。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和肥胖人群,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完全可以控制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专家警示】定期检测血肌酐和尿蛋白,可以预防肾脏疾病发生,或者延缓轻、中度慢性肾脏病的病程进展。

 【防治】

儿童更要注意预防感冒

 对没有肾病的人群,要做好预防,具体预防措施有:

 减少盐的摄入,饮食宜清淡。平衡膳食,人吃下大量的动植物性蛋白质,最后的代谢产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都需由肾脏负担排除,故暴饮、暴食将增加肾脏负担。

 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尿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很可能经由输尿管感染到肾脏,每天充分喝水随时排尿,肾脏亦不易结石。

 有计划地坚持每天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当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应立即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否则链球菌感染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儿童更要注意,因各脏腑器官还未发育成熟。

 戒烟;饮酒要适量,避免酗酒。

 避免滥用药物,多种药物、化学毒物均可导致肾脏损害。如长期大量服用止痛剂,不恰当地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长期、过量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可缓慢地引起肾功能破坏。

 【专家警示】妇女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及肾功能情况,如有相当程度的肾脏病时(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要与肾脏专科医师研讨可否怀孕,若盲目怀孕,肾脏病可能很快恶化,并引起肾功能不全。

080301202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