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溃疡>

糖尿病病人为什么容易出现糖尿病足?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9 09:29:10    

  我们知道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
失去感觉,血管病变导致缺血使组织
失去活力,加之合并感染所致。那么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这些病理
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
(1)糖尿病的末梢血管病变:糖
尿病病人的末梢血管病变主要指下肢
血管病变。大量的资料早已证实,在
糖尿病病人中,由于糖、脂肪、蛋白
质代谢紊乱,其动脉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要比正常人提前10-15年;发生病变的血管壁可见有斑块形成,斑块中有
脂质如胆固醇等沉积,使血管狭窄、堵塞。由于动脉血管中循环着携带有氧气的
血液,若供应某一器官组织的血管狭窄,则该器官组织氧的供应即见缺乏,血管
狭窄至3/4时才有临床症状。
然而狭窄从轻度到重度(3/4)约需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如果病人血糖
控制不达标,则血管壁病变在无声无息的进行着,在此相当漫长的时间内,病人
自己没有什么感觉,等到有症状时已是晚期。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不达标是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糖尿病病人下肢闭塞性血管病变多见于胫前、胫
后及腓侧动脉,非糖尿病病人多发于髂主动脉、股动脉。在糖尿病病人中跖骨动
脉、足趾动脉闭塞的发生率分别达65%和20%,而非糖尿病病人仅为19%和
8%。
(2)糖尿病的下肢神经病变:下肢神经病变是高血糖所致。下肢神经病变
可使足部痛觉、触觉、温度觉减弱或消失,这样的皮肤易出现各种外伤,形成溃
疡,发生感染。深感觉消失可造成足部骨、关节的损伤、溶骨及破坏。运动神经
病变可致肌肉麻痹、萎缩,引起足畸形。畸形足容易损伤。
几乎所有控制差、有高血糖的糖尿病病人均有轻度的神经传导障碍,但常
无症状。开始出现的症状常是下肢麻木、针刺样痛及蚁走感等感觉异常,随着病
情的进展其触觉、痛觉、温度觉、振动觉逐渐消失,最后腱反射消失。运动神经
受累使足部肌肉的伸屈失去平衡,出现爪状趾和高弓足。
畸形足使凸出的跖骨头在走路时承受重大的压力。正常人在行走和站立
时,足掌的负重支持点是足掌后跟,第一及第五跖骨头。高弓足及爪形趾时,则
凸出的跖骨头在足底成为主要的负重支撑点。由于痛觉消失及过重负荷和摩擦,
在凸出的跖骨头掌侧皮肤过度角化、增厚。形成大的胼胝,这样的胼胝很硬,很
容易发生皮下出血或水泡,最后在胼胝下形成溃疡。其受压的皮下组织特别容易
发生细菌感染,很快有脓肿形成。脓肿向皮肤浅层穿出可自行引流,但也容易向
深部蔓延到骨及关节,形成关节炎及骨髓炎。浅表的神经性溃疡常常是无痛性
的,但当感染扩展到骨骼时即开始疼痛。
(3)糖尿病病人容易并发感染:
①糖尿病治疗未达标时,由于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
乱,使抵抗力减弱,同时高血糖有利于某些细菌生长;
②血液的杀能力和制菌能力低于正常;
③组织对外来刺激(如抗原)反应能力减低;
④组织细胞营养减弱,局部抵抗力差;
⑤糖尿病控制较差,容易发生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时易发生感染,在
循环障碍十分严重时,组织供氧差,易有厌氧菌生长,足以引起组织坏死和坏
疽。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