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9 09:31:11
黄女士63岁,体重60公斤,患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因食欲不振、恶心、下肢水肿等症状加重入院治疗。经化验其尿蛋白 ,尿素氮16mmol/L,肌酐260umol/L。住院治疗1个多月,用碳酸氢钠、尿毒清、爱西特、速尿,效果却并不明显。黄女士很纳闷,为什么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缓解症状呢?
一张饮食治疗处方解难题
主治医师请来营养科的医师进行会诊。营养师在详细诊视黄女士病情之后,开出了一张饮食治疗处方,方案以高热量、低蛋白、低盐饮食治疗为主。总热卡按标准体重(公斤)×30千卡计算=1800千卡,其中食物蛋白36克,热卡144;主食(大米或面粉)250克,热卡1000;蔬菜500克,热卡100;植物油每日50克,热卡450,共计热卡1694千卡。食谱安排:每天鸡蛋1个,牛奶1袋250毫升(或肉、鱼50克),大米或面粉150克,麦淀粉100克。
严格按照规定食谱治疗3周,尿素氮由16mmol/L下降到12mmol/L,肌酐由260umol/L下降到156umol/L,水肿减轻,食欲增加,恶心症状明显好转,可以正常进食。
肾功能不全的饮食治疗不容忽视
糖尿病慢性肾病,按照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分为四期:一期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清肌酐在133~177umol/L,可没有症状;二期为氮质血症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血肌酐一般在186~442umol/L。此时如饮食和药物治疗得当,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三期为肾功能衰竭期;四期为尿毒症期,药物治疗已很难奏效,需用透析和肾移植治疗。在肾衰竭演变的不同阶段,饮食治疗都是不容忽视的,黄女士的病例就是很好的证明。
饮食治疗应重视五个“转变”
1/正常饮水向限量饮水转变:肾功能不全时常有不同程度的浮肿,限制进水量是必要的,严重浮肿时更应如此。每天的饮水量=尿量 非显性失水量(出汗、呼吸、大便中的水分,夏季按700~800毫升计算,冬季按500~600毫升计算)。
2/随意吃盐向低盐饮食转变:吃盐量过多会加重浮肿,升高血压,对肾病恢复不利,患肾病时应控制在4~5克/日。
3/高蛋白饮食向低蛋白饮食转变:糖尿病没有合并肾病者的饮食要求是低糖、低脂、高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标准体重蛋白摄入0.8~1.0克。合并肾病者则要求低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标准体重蛋白摄入0.4~0.6克,以减少蛋白质代谢时产生过多的尿素氮和肌酐。
4/谷物蛋白向动物蛋白转变: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要多吃“量低质优”的优质蛋白(动物),少吃非优质蛋白(谷物)。优质蛋白应占膳食蛋白的50%以上,谷物蛋白占10%。当然,这里说的多吃优质蛋白并不是无限量地多吃,摄入总量一定要控制好。
5/谷物淀粉向麦淀粉转变:玉米、大米、未加工的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在8%~10%,而加工后的麦淀粉蛋白含量只有0.6%~0.8%,如此,既可保证麦淀粉的热卡供给,又可以控制谷物蛋白的摄取。麦淀粉含蛋白最少,产生尿素氮和肌酐也最少。
当然,在饮食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药物治疗,主要是降低血液酸度,改善胃肠症状;补充必需氨基酸;促进非蛋白氮排出,抑制非蛋白氮合成;对症治疗等。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