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9 09:32:03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三大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1],病死率50%~80%[2],现将我院1992~2002年收治2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为住院病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0~86岁,平均58岁,病程1~20年,平均6.8年。
1.2临床表现20例患者中服用苯乙双胍7例,合并肺部感染8例(40%),休克8例(40%),神志不清6例(30%),腹痛、腹泻、恶心、呕吐5例(25%),高淀粉酶血症5例(25%),冠心病5例(25%),呼衰2例(10%),心衰2例(10%)。
1.3实验室检查随机静脉血糖2.96~39.75mmol/L;pH值为6.68~7.32,其中5例<6.9;尿糖0~55mmol/L,尿Ket0~0.5mmol/L,AG23.5~50mmol/L,其中11例>30mmol/L。
2治疗与转归
补充碳酸氢钠溶液19例,24h总量100~1500ml,同时使用胰岛素及补液,纠正循环衰竭。未补碱,单纯使用含糖液加胰岛素治疗1例,死亡10例,治愈出院10例。
3讨论
乳酸是人体内葡萄糖无氧酵解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生成的乳酸大部分在肝脏经肝糖原异生作用转化为糖原,少部分由肾脏清除,血乳酸浓度>5mmol/L,伴有血pH值<7.3,即可确诊,阴离子间隙(AG=[Na ] [K ] [Cl-] [HCO3-])值>18mmol/L,有助于诊断。我院20例虽未测定血乳酸水平,但都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阴离子间隔明显增高,排除酮症、尿毒症及摄入柳酸、甲醇史,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断可以成立。乳酸性酸中毒病因复杂,主要的发病原因有二:(1)各种类型休克;(2)不适当的应用双胍类药物。临床上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A、B两大类型,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多为此类分型中的B型。易发生在糖尿病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期间,特别是伴有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或合并冠心病引起的心功能衰竭,而影响到肾血流量时。临床多有起病急、深大呼吸、恶心、呕吐、腹痛及神志模糊、昏迷等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似的特点。但不同的是此类患者酮体增高不明显,虽可有血中丙酮酸的升高,但远不如乳酸增高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某些诱因(如肺内感染、休克等造成缺氧)的影响下,使丙酮酸未能及时氧化而还原为乳酸。因此,二者比例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一般呈现为乳酸/丙酮酸≥30/1。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期间出现无其他原因的昏迷,并伴重症酸中毒表现而酮体不明显增高者,即应考虑到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3]。乳酸性酸中毒的常规治疗,包括消除病因,补碱纠酸,纠正循环衰竭,输入含糖液加小剂量胰岛素以减少糖无氧酵解,抑制乳酸产生,支持疗法等。应力争使pH值先恢复到7.1以上,并争取2~8h内将血pH值恢复正常。常需在3~11h内补充碳酸氢钠600~1500ml,这与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有明显差别。关于补碱也有不同看法,不过从多数文献和笔者的经验来看,大量、快速补碱仍是抢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8.
2吴增常.糖尿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6,2(2):80.
3王育珊.糖尿病急症所致的昏迷.中国社区医师,2002,2:17.
作者单位:510180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