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18 11:17:11
先兆:
有资料显示,约半数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内有“先兆”,少数患者在几周前就有症状。有的患者在发病前,种种症状甚至发生不止一次,如果能识别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使部分濒于梗死边缘的病人化险为夷,常见症状有:①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②原为间断发作的心绞痛,短期内变为频繁发作;③胸痛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口含硝酸甘油效果不如过去好;④过去从无心绞痛史,突然出现心绞痛,并同时伴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⑤在休息状态下就发生心绞痛;⑥平时血压正常或原有高血压,但近期有时血压突然下降者(非药物所致);⑦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
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体力下降、咽部异物感、肩或上腹疼、胃酸上涌烧灼感、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有濒死恐惧感等,即使无心绞痛也很可能是心肌梗死先兆,应予足够重视。
有时先兆非常轻微,以至于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表现为一过性的胸口憋闷,嗓子烟熏似的疼痛,或者半夜睡觉憋醒。如果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最好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
五花八门 老年人症状不典型
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常是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的疼痛多在胸骨后,疼痛呈现压榨性、闷涨性或窒息性。但临床上发现,很多“心梗”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有时会发生误诊误治,病死率较高。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疼痛常发生于上腹部,表现为胃痛,还有些患者表现为下颌痛、咽喉痛、牙痛、肩背痛甚至小腿痛等,或者胸骨后有烧灼感;还有不少患者以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呼吸困难或急性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为首发症状;也有的患者会出现突然晕倒、言语不清、表情漠然等类似脑卒中症状;还有的患者以高血糖、高血压为突出表现。
由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五花八门,不典型者多,无痛型多,并发症或合并症较多,因此,老年患者出现以下征象时,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如:①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咯吐红色泡沫痰,不能平卧,伴有心律不齐;②突然出现哮喘,神志恍惚,昏迷或肢体瘫痪等;③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低血压或休克;④无不良饮食等诱因,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及上腹痛等症状,同时伴有胸闷、气短、出汗及全身无力等。
糖尿病患者如果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或者不明原因的一过性的牙痛、肩痛、腹痛等症状,或者发生昏迷时,应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无痛“心梗”没有疼痛更危险
无痛性心肌梗死(PMI)又称为非典型心肌梗死,在整个心肌梗死过程中无胸痛的表现,而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甚至无症状,多见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事实上,有15%~30%的“心梗”老人,发病整个过程都无疼痛或其他症状,而是在事后无意中发现曾患过心肌梗死。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变得“麻木”,痛觉传导缓慢,因而不容易感到痛觉甚至完全没有痛觉。而老年人本身神经系统敏感性差,痛觉阈值升高,常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原有疾病症状可能掩盖疼痛而致无痛。
由于心肌梗死的预后与疼痛的程度无关,并且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老年人好发,且就诊晚,并发症多,易误诊漏诊等原因,死亡率反而高于有疼痛症状者。而糖尿病患者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往往累及多级血管,因病变范围广,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较一般病人严重得多,出现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猝死的发生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心肌梗死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无痛性心肌梗死并不是绝无任何症状,常常以其他系统的不适作为首发症状去就医。老年人无明确原因地突然出现持续的憋气胸闷,原因不明的腹泻、冷汗、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突发晕厥及意识障碍等,要想到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争分夺秒 家庭急救很重要
心肌梗死发作2~6小时内死亡率最高,据统计,约有半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送至医院之前已经死亡。而心肌梗死救治越早,生存机会就越大,因此,一旦怀疑是心肌梗死,应该马上与最近的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同时就地进行抢救。
1、原地保持患者仰面平卧 立即让患者就近平卧,头下不用东西垫起,保证呼吸通畅,解开腰带和胸前衣扣,避免活动、用力。有呕吐时应该让其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腔,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
2、吸氧 如果家里没有氧气瓶,可以打开门窗通风,来增加室内的氧气含量。
3、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每隔5分钟服1片,不能超过3片,同时嚼服1片阿司匹林。无硝酸甘油的情况下可以用速效救心丸代替。
4、施行心肺复苏 发生心肌梗死后,一部分患者会发生猝死(心脏停跳),这时心肺复苏术对恢复心跳非常重要。在心脏停跳4分钟以内施行心肺复苏术有可能起死回生,这是抢救的最佳时期。心肺复苏术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建议大家进入社区医院接受专门的培训,以应不时之需。
安全有效 抢救注意四细节
为了保证抢救有效地进行,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细节:
1、禁止在慌乱中搬动患者
把已经昏迷的患者抬到床上,或者马上背起来上医院,还有的人抓住患者拼命摇晃哭喊,这些做法无益于抢救,还会加重患者心脏的负担,有可能导致心跳骤停。同时,禁止给昏迷的患者喂水,这样做很容易呛入气管,严重的可以导致窒息死亡。
2、最多服用3片硝酸甘油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是现场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但同时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