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糖尿病的防治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5 12:01:23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保健问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观察我院在1993年~至今住院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97例,有糖尿病并发症者85例,平均病程9年,老年糖尿病患者约2/3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血糖>11mmol/L,并发症多。本组病例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病程长短及血糖控制好坏有关。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现将97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我院自1993年至今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7例,有糖尿病并发症者85例,男42例,女43例,男∶女=1∶1.02,平均年龄62.4岁。


  1.1 病程 5年以内22例,6~10年27例,11年以上36例,平均病程为9年


  1.2 并发症 合并心血管病55例(64.71%),急性心梗6例,亚急性心梗2例,合并高血压病48例(56.47%),合并脑血管病16例(18.82%),脑梗塞14例,脑出血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13例(15.29%),合并视网膜病变36例(42.35%),合并神经病变32例(37.65%),合并皮肤病变22例(25.88%),合并酮症13例(15.29%),合并感染48例(56.47%)(依次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等),死亡3例(3.53%),其中2例为肾衰,1例为全身衰竭。


  1.3 临床表现 多饮口渴47例(55.3%),多尿23例(27.06%),多食13例(15.29%),消瘦乏力71例(83.53%),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21例(24.71%),无症状20例(23.53%)。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特有的症状。


  1.4 辅助检查 (1)血糖升高程度:一般在6.1~9.0mmol/L;血糖>11.0mmol/L,控制差、并发症多;48例做胰岛素释放试验,有13例胰岛素分泌减少。(2)其它检查:甘油三酯>1.42mmol/L;61例(71.76%);胆固醇>6.0mmol/L;52例(61.18%);心电图有轻度ST-T改变,53例(62.35%);典型心梗图形改变7例(8.24%)。


  1.5 防治 (1)一般治疗:饮食治疗,适量运动。向糖尿病人及家属宣传、教育,使病人能充分理解和合作。超体重病人要减肥治疗。临床医生可结合本地区食物种类向病人推荐糖尿病适合饮食搭配,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帮助病人估算每天热量,详细说明使其遵循;对文化程度高者可建议多看有关书籍自行调节膳食。要嘱病人定期临监测血糖、尿糖等。(2)药物治疗:a.口服降糖药物:优降糖、降糖灵及二甲双胍辅以中蒙药治疗。80%以上病人血糖控制良好。b.合理使用胰岛素:进行药物治疗,要求血糖控制达到良好(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特别预防用药不当而致低血糖,甚至致死情况发生。c.并发症治疗:糖尿病病人出现并发症在控制血糖同时对症治疗。例如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时,临床可用镇静剂、非类固醇类止痛,解痉剂(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均用0.1~0.2,每日2次或3次,有效者可采用间歇3~5天给药法),若效果欠佳,可试用丙米嗪常见效,慢心律与利多卡因5mg/d静滴或慢心律50~200mg,每日3次,口服也常见效。


  2 讨论


   随着世界各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保健问题,糖尿病慢性合并症是糖尿病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内分泌腺大多数有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示增长,重量减轻,如胰腺,因B-胰岛细胞减少致胰腺重量下降,胰岛素分泌降低,易患糖尿病 [1]  。文献记载,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为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合并脑血管病者为非糖尿病病人的4~10倍,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者为非糖尿病人的17倍,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者为非糖尿病病人的25倍 [2]  ,因此治疗糖尿病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恶化。本组病例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病程长短及血糖控制好坏有关。其中大多影响因素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首先要对糖尿病人进行教育管理,以达到对糖尿病的良好控制。例我院曾收治一位农村妇女患者,全身呈恶病质状态,其发现糖尿病不足3年,但从未系统治疗,乱投医滥用药,以致延误了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是影响全身的疾病,对糖尿病人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如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中大多数为市内患者,均能够坚持用药并定期复查,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少,病情较轻。许多单位一年全体人员体检一次也起到较好的作用,使得不少无症状的患者 首次发现,并经复查确诊后尽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三级预防为早诊断、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尿常规、心电图等,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治疗,以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以达到预防疾病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例如糖尿病并发心脏微血管病变,称之为糖尿病性心肌病,是一组心肌内微小血管增生、肿胀、内皮细胞下有酸性糖厚沉积,细胞膜改变,以影响细胞内钙离子转运和细胞代谢,使心肌发生广泛缺血和小灶性坏死、心肌纤维化以致发生心功能不全的一组独立性、特异性心肌病。心电图提示类似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但缺乏典型的有定位诊断意义的ST-T波改变。治疗上除控制血糖外,使用硝酸盐类制剂,正性肌力药物、地高辛等有利于症状控制,而钙拮抗剂对缓解症状有相当益处 [3]  。糖尿病人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应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时候,血糖控制达不到要求的指标,特别是因降糖药物应用不当而致低血糖,甚至出现乳酸性酸中毒而致死的情况发生。有时需要用胰岛素治疗而由于各种原因而长期未用,使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控制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不少糖尿病病人都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首先,应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严格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认识,具有高度责任感,尽可能把病人的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其次要加强对病人教育管理,取得病人充分理解合作。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