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自述:糖尿病没什么可怕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6 09:56:38    

         病例:
       我今年60多岁,是太钢的退休职工,平生喜欢看书和旅游。记得十几年前,刚发现患有糖尿病时,空腹血糖就高达28个单位(MOL/L),尿糖也有四个加号之多,被医院确诊为低胰岛素血症和2型糖尿病。除患有糖尿病外,我还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脑梗、痛风、心绞痛等多种疾病,换句话说,所有男性老年性疾病我都有。在这些疾病中,我认为最麻烦、最难治愈的是糖尿病。由于被百病缠身,五十几岁时给自己定的人生终极目标是六十岁。到那时,我已经退休了,孩子们也都自立了,我走了也没什么遗憾了。但由于我不怕疾病,不但不畏死,还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疾病,所以我活到六十岁的目标实现了,七十岁的目标也快实现了,现在的目标是争取活到八十岁。
  目前我的血糖值基本上在餐前能控制到六、七个,餐后能控制在十一、二个水平上,血压也基本上能控制在高压150MOL左右,这一数据,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理想,但对我来说就比较好了,就已经很满足了。
  我觉得心态特别重要,同志们都说老金头儿能比较健康地活到现在,就是因为有一个好心态,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我这个人天生乐观,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死,不苟活。我总想我们这一代喜逢盛世,赶上了国家和平而又繁荣的盛世。这是一个人难得的机会。国家的盛世,为我们老年人开心地活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那我们就应当享受生活每一天,所谓日出东海落两山,愁也一天,乐也一天,那么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呢?在盛世的时代,整天愁眉苦脸,不开心,那是纯粹的自寻烦恼。开心是福,快乐是福。我曾经写过“人老夫何求,只图能开心。”我在青壮年时期都没有追求过什么名利、地位,如今我老了,不愁吃,不愁穿,更无须追求什么金钱、名利,钱多,钱少,无所谓,基本够花就行,所以退休后,我没有再去打工,再拼死拼活地挣钱,而是以养好身体为原则,在很多疾病面前,我也不怕,最多是少活几年,这也是我无所谓的事情。想想有多少大干部、大富豪、大名人都先我而去,想想那些“终生离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的人就已经很知足了。谁人不是“终需白骨埋青冢”,哪个又能永远“黄金买黑发”。有人说,“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我就是一位经常与生活中不如我的人相比,是一位“人家骑马我骑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是一位知足者常乐的人。看到世上很多人,因为钱没有别人多,或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我觉得这实在不值。由于我心态年轻,忙也乐观,闲也乐观,爱开玩笑,“屁话连天”,爱和比我小的同志们玩耍,旅游,宽性宽怀,所以我虽年近七十,而从来未觉得已快迈进古稀。生活就是这么奇怪,你越是不怕死,不畏死,反而还不死,这也是一个辩证法吧!
Tag:糖尿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