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20 11:44:20
远端末梢性对称性感觉神经病变。此型以双侧远端感觉障碍为主,下肢比上肢多见,运动障碍不明显。患者常有足部、踝部、小腿下部的麻木感、蚁走感、烧灼感,还有的呈针刺样痛,有时可出现痛性痉挛,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双脚踩棉花的感觉。体检时,典型病例可有袜套样、手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有的跟腱反射、膝反射减弱或消失;音叉震动觉、位置觉减弱或消失;肌电图呈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当下肢深部及浅部痛觉丧失时,可出现足、踝的关节病变,以及下肢的溃疡。远端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可以出现下肢双侧对称性的肌无力,也可同时合并感觉神经异常。近端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大腿处对称性疼痛,还可出现背下部疼痛,进行性肌无力。肌电图显示神经原性的损害为主。
单神经和多发性单神经病变是以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基础,病理上主要是神经损害部位的局灶性血管病 变。单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眼部动眼神经受累,但患者的瞳孔反射仍为正常。其次受累的也是该部位的外展神经,也可累及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单神经病变的特点是常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身上,血糖控制较差,其他神经病变一般不明显。起病大多比较急,伴有眶后剧痛感。发病前一周内常有头痛、眶后痛、上唇针刺感或麻木感等先兆。发病后患者明显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但瞳孔反射不受累及,这一点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神经压迫的疾病。这种单神经病变如治疗得当一般2~3个月可以恢复,预后良好。四肢、躯干的单神经病变也有发生,常累及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腓神经、胫神经,还有股部单侧皮神经、胸腹部皮神经等。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常突然发病伴有疼痛、感觉异常,运动不能自如或乏力明显,病变多为局限性,常累及下肢近端。2~3个月病情可以逐渐缓解。
下肢近端运动神经病变也称为“糖尿病性肌萎缩”。此病常累及股神经、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所支配的下肢近端肌肉。患者多是长期糖尿病病情控制不良的中老年病人,男性多见。起病较急,伴有非对称性持续性肌肉疼痛,发病后很快就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但一般感觉障碍不明显。如果尽快有效治疗预后良好,可以在3~6个月后恢复。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