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存在的问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28 09:24:33    

 

一、饮食宜淡

饮食口味过重,对人身体不利,传统中医为说明这个道理,曾用“五行”理论解释说:过于多食酸味的东西,因酸味入肝,则会使肝气偏盛,脾气而衰弱;过于多食咸味的东西,因咸味入肾,肾主骨,则会引起大骨之气劳倦困惫,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于多食甘味的东西,甘之性缓滞,会使心气喘满,面色黑,肾气不能平衡;过于多食苦味的东西,则脾气不得濡润,消化不良,胃部就要胀满;过于多食辛味的东西,则筋脉败坏而松驰,精神也同时受到损害。因此,注意调和饮食五味,使其不偏不重,便可以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流畅,皮肤肌理固密,这样身体便健康,正因人们发现淡食有益于身体,所以很早就总结了“淡食最补人”一句摄食格言。对糖尿病人,尤其并发肾病的患者,日常饮食除了应遵循一般的保健要求外,更要注意少饮食钠盐。

二、饮食宜缓

饮食宜缓,就是饮食时不要暴饮暴食,粗嚼急咽。食物的消化,咀嚼是第一道工序,只有第一道工序加工的好,食物到了胃肠才能更好地被消化吸收。粗嚼急咽式的摄食有两大不益之处。其一:糖尿病人摄入的食物常常是经估算而来,其有效成份应该是被充分的吸收利用,但是,咀嚼程度的不同,可以影响其营养成份的吸收。有实验证明,粗嚼者比细嚼者要少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纤维素43%。可见细嚼慢咽作用之重要。其二:粗嚼急咽会加重胃和胰腺等脏器的负担,时间一长,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对饮食宜缓问题,古人早有认识:“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盖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补五脏,一也;脾胃易于消化,二也;不致吞呛噎咳,三也。”这一总结,至今看来仍是非常有道理的,尤其对糖尿病人。

三、饮食宜暖

糖尿病人的饮食温度要适中,过烫或过寒的饮食都将引起不良反应。按照中医理论,人的脾胃特点之一是喜暖而怕寒,所以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饮食宜暖这一科学的摄食法则在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早有发现:“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其意思是说:凡饮食,热的食物切不可温度太高,寒的饮食也不可温度太低,如果我们吃的能温度适中,那么,人体的正气将不会受到损伤,病邪也就不会乘虚而侵犯机体。这样身体也就太平了。

四、饮酒的危害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酒是五谷之精华,适量饮酒可以活血通络,御寒,调节精神。对此要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逢节假日,亲戚朋友相聚,可以少量饮一点酒,并且,最好是啤酒或低度的其它酒;如果病情不稳定,或伴有肝脏或心血管疾病,应禁止饮酒。因为酒有下列危害:

其一: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饮酒会使胰腺受到刺激而影响其分泌液的成分。

其二:酒本身就是高热量食物,每克酒精能产7千卡热量,糖尿病人稍失控制,便可引起病情恶化。
 
 其三:饮酒会增加肝脏负担。我们知道,酒精的解毒主要在肝脏中进行。肝脏功能正常的人,解毒能力强,能把大部分有毒物质进行转化,排出体外。而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较差,饮酒势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引起损伤。过量饮酒还容易发生高脂血症和代谢紊乱。
 

Tag:糖尿 饮食 问题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