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肺结核肺结核症状>

青壮年和老年人得肺结核最常见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2-15 15:58:22    

 


  “身体消瘦、面色苍白、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对肺结核患者的描写。不少人认为,肺结核是穷困落后地区才有的病,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对现代人而言,肺结核早已近在咫尺。

  青壮年和老年人最为多见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会导致低热、盗汗、痰中带血、乏力等症状。在肺结核的人口构成中,以下两类群体最多见:

  青壮年。青壮年活动性肺结核和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分别占肺结核病人总数的53%和62%。这其中又以外来务工人员居多,由于缺乏基本的医疗条件、居住环境差、工作强度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部分人的发病率较高。此外,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不能及时接种卡介苗,再加上营养不良、生活环境恶劣、身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影响,也容易患病。

  老年人。据我国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现,老年人是肺结核的高发群体。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些老人中,约1/4的肺结核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综合医院误诊而成为传染源。

  结核盯上白领、学生

  除了传统的易感人群外,还有两个新增群体——城市白领及毕业班学生。在一家合资企业里,半年内连续发现了多例肺结核和支气管结核,发病者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女性。

  这群人生活节奏快,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不能劳逸结合;交际应酬多,休息不好;平时是速食盒饭,聚会时却暴饮暴食,并且很少检查身体,这些都是结核病‘偏爱’白领的主要原因。此外,白领们大多在写字楼工作,空气不流通,也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机会。

  毕业班学生也要警惕。每年高考体检时,都会查出几个肺结核学生,学校已成为肺结核防治的重点。现在中学生普遍学业负担重,不顾身体,生病了也常忽略检查。

  预防从生活习惯做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经过工地或打扫卫生等扬尘环境时,应绕道走或掩住口鼻;咳嗽时最好用手绢捂住嘴,别人咳嗽时也别往前凑; 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不抽烟、不酗酒,保证充足睡眠;平衡膳食、营养合理;勤洗澡、勤换衣。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 。应减少与病人接触,探视病人要戴口罩。病人的日用品要消毒,室内用紫外线照射,餐具应煮沸,被褥在烈日下曝晒,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尔浸泡。

  3、重视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机体抗病能力减低,其肺结核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控制血糖,这样就能极大地预防结核病。

  4、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可使未感染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现在我国要求孩子一出生就接种卡介苗。但卡介苗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其他预防措施也不能忽视。
 

Tag:青壮年 肺结核 老年人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