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的病因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2-17 10:21:44    

 


        Ⅰ型糖尿病由于体内存在易感性因素与人自细胞抗原有联系,使遗传易感性增强。

  Ⅰ型糖尿病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1973年以来各国研究发现,在Ⅰ型糖尿病人群中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8、B15、DW3、DW4、等,中国人则与B17、BW54、DR3、DRW3有关。同时发现在Ⅰ型糖尿病的直系家族中,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同的儿童,得糖尿病的危险达50%~60%,如果这种抗原不同,危险性就低得多。

  上述发现提示:Ⅰ型糖尿病由于体内存在易感性因素与人自细胞抗原有联系,使遗传易感性增强。1987年Todd等发现HLA-DQβ链第57位氨基酸对于IDDM发病很重要。HLA-DQβ57是天冬氨酸,发生IDDM的机会很少。若为丙氨酸、缬氨酸或丝氨酸,则发生IDDM的危险性很高。天冬氨酸与抗原的结合力较弱,并且不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故发生IDDM的机会很少。在具有糖尿病易感性的HLA类型的人群,一旦感染病毒,如柯萨奇B4病毒、脑、炎病毒、心肌炎病毒等就容易引起胰岛炎,使胰岛组织受损害。随着这些被损害的胰岛细胞发生变性蛋白,即致敏蛋白。人体对这致敏蛋白产生对抗反应,由B琳巴细胞产生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细胞膜抗体),同时体内T淋巴细胞被激活,这些抗体及被激活的淋巴细胞都对胰岛B细胞产生损害。随着胰岛B细胞逐渐地损害,胰岛素合成减少,当90%以上胰岛B细胞被损害时就出现临床糖尿病。

  临床上常见在Ⅰ型糖尿病发病的同时,伴有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发病季节以夏末秋初及冬季为主,也与柯萨奇B4病毒流行季节相符。1979年美国医学杂志报道1名10岁男孩在发生流行性感冒后第2天出现严重糖尿病症状,并且很快发展到酮症酸中毒昏迷,10天后死亡。尸解发现胰岛B细胞坏死,并从中分离出柯萨奇B4病毒,再将此病毒接种在小白鼠身上,引起同样的胰岛损害。当然并不是所有发生病毒感染引起胰岛炎的病人都要患糖尿病,这与病人的HLA类型、对糖尿病有无易感性有关。据统计,病毒感染后仅有2%左右的人发生糖尿病。
 

Tag:I型糖尿病的病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