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肾对健康很重要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2-17 10:33:54    

 


  发病现状,呈现三个“忧点”

  肾脏病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而这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在当下呈现出的三大特点,则更让人忧心。

  第一,肾脏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丁小强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肾脏病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很明显,其中尿毒症透析患者每年增加10%左右。

  在我国,一方面,不仅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IgA肾病等发病率还在不断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而这些疾病往往会成为肾脏病的“元凶”,比如,有30%至40%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

  第二,大多数患者对肾脏疾病缺乏基本的了解。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尿毒症就是肾脏病的代名词。殊不知,被称作尿毒症的慢性肾衰竭,已经是肾脏疾病的最终、最严重阶段。肾脏疾病不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还包括一系列继发性肾病。由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的尿毒症比例正在迅速升高,但患者却普遍缺乏肾脏防护的意识。

  第三,肾脏病早期症状很隐蔽,往往被人们忽视。肾脏病的症状常常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血压高、胃口差、贫血等。由于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早期症状被忽视,所以不少患者在入院治疗时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而可怕的是,尿毒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比乳腺癌、肠癌等许多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还要低。

  九种人最易患肾脏病

  刘女士患慢性肾炎已有四年多时间。不久前,刘女士的弟弟出现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入院检查后发现,他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得了尿毒症。此后,今年才30出头的刘女士的儿子,也被查出患有尿毒症。

  专家指出,肾脏病有遗传和家族高发的特点。一旦家人患了肾脏病,其亲属一定要定期检查尿液和肾功能,因为他们患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常人。

  专家强调,以下九种人最容易患肾脏病,必须定期做肾脏检查,注意肾脏保健:

  家属中有肾脏病或高血压、糖尿病者;

  反复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患者;

  患有肾脏和输尿管结石、肾积水和尿路梗阻者;

  长期应用某些抗生素、止痛退热药、女性避孕药、化疗药和某些中药等肾毒性药物的人;

  过去曾有过急性肾炎和急性肾衰竭等肾脏病史者;

  从事一些特殊工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

  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者;

  50岁以上者;

  一侧肾脏先天缺失或因病切除者。

  十大症状警示“肾危机”

  方教授患贫血症已有多年,长期治疗却一直不见好转,平时胃口不好,夜里小便明显多于白天。近日经检查,他被确诊患了尿毒症。

  以此为例,专家说,包括贫血在内的这些症状,其实就是肾脏疾病发出的“警报”。

  当身体出现以下表现,尤其是上述九种高危人群出现以下十大症状之一时,就可能是“肾危机”的征兆:

  腰酸;

  水肿,如早晨起来时眼皮重得抬不起来,面部、手指或脚部发胀,腿部用力按压后出现凹陷,下午脚穿不进鞋子等;

  患有高血压或患高血压若干年后血压仍难以控制;

  尿液异常,如颜色的改变、尿中泡沫增多、夜间排尿较多;

  贫血;

  血尿酸升高和痛风,有时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关节疼痛;

  体力骤然下降;

  食欲突然减退;

  关节痛和肌肉抽筋;

  皮肤瘙痒,脱发。

  呵护肾脏,需要注重生活细节

  张先生因为连日感冒,在未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意服用了过量的感冒药和抗生素类药品。此后突然出现腰酸、脸肿等症状,结果被医生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

  专家指出,一些药物对肾脏有明显的毒性,如一些退热药、治疗感冒的复方药、止痛药、抗生素,以及某些中药,如果不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都会导致药物引起的肾脏病。

  爱护肾脏、预防肾病,除了要注意安全用药外,平时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肉类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要适度。研究发现,大多数肾脏病患者平时的盐摄入量都超标。因此,口味要从嗜咸转变为清淡。

  日常生活中不要嗜酒嗜烟,也不可过分熬夜。

  此外,还应增强体质,避免感染。因为,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腹泻等,都可能诱发肾脏病。乙型和丙型肝炎等,则会直接引发肾脏病。

  女性朋友,更要重视“肾健康”

  据统计,女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与男性相当,但一些特殊的肾脏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难治性尿路感染等,女性的发病率则大大高于男性。

  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而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则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偏高有关。

  绝大多数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尿路感染的经历。急性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尿频、尿急、尿涩,或时有尿急又排尿不畅的感觉,不典型的患者仅在憋尿时有热涩感。

  为此,专家提醒,女性千万不能轻视看似并不严重的尿路感染,患病后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并及时就诊。经合适的抗菌药治疗后,90%的患者能够治愈,但仍有5%至10%的患者可能会转为持续性菌尿或反复发作。临床上,将合并有尿路异常、特别是尿路有梗阻者,称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其治愈率低,容易复发,会导致永久性的肾脏损害,甚至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普通的尿路感染患者,在停药后仍要坚持定期随访、复查,切勿过早停药或停药后不追踪观察。

  专家指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尿路感染,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每天多饮水,每2到3小时排尿一次,以冲洗膀胱和尿道,阻滞细菌在尿路的繁殖。这是最简便、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第二,注意阴部清洁,尤其是女性在月经、妊娠和产褥期,要尽可能避免穿紧身裤、尼龙裤,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

  第三,如果尿路感染与性生活有关,并反复发作,患者应在性生活后排尿并口服一次抗菌药,或在之前,用新霉素等油膏涂在尿道口的黏膜或会阴部的皮肤表面。还应避免用阴道内隔膜来避孕,因为这种避孕方法更易引发尿路感染。

  第四,绝经后反复发病的妇女,应重视萎缩性阴道炎的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雌激素,以抑制潜在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Tag:护肾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