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预防要注意什么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06 14:03:54    

 

  糖尿病肾病是全身性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损害。而且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从以下几点保护好自己。

  一、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达标

  发现患了糖尿病以后就必须治疗,而且治疗要达标。因为2型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如出现症状在去治疗时,患者已经或多或少地已经出现了并发症,这对患者治疗和预后是很不利的。专家指出:严格控制血糖是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险的关键,目前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标不到30%,这种现象非常可怕。不稳定的血糖水平或偏高的血糖仍对心、脑、肾、眼等人体最重要器官进行着慢性损害,促使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引起肾脏的早期隐罹性不可逆性损害,所以糖尿病必须要重视治疗,治必达标。

  二、减少食盐的摄入

  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超重、肥胖,食量大,咸味重,摄盐较多。钠主要是通过肾脏泌泄,肾小球和肾小管对钠离子的泌出和排泄均是通过上皮细胞以钠—钾、钠的信使传导机制交换的,第二信使的活跃带动机体内各种细胞代谢调节机制,增加机体负荷,促进了细胞衰老调亡速度。摄入钠盐量高会促使肾脏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功能。专家发现:高盐摄量可加速肾脏病人肾功能的减退。因此,肾脏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另外,摄入钠盐过多的人多发生高血压,肾脏病患者摄盐过低也不利于机体,也反馈性地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小管的调节、神经内分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旁分泌因子等多重因素。

  三、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水平随人对环境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也随应用药物的敏感性而波动,定期监测血糖,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血压水平均是有必要的,如果不去监测,不知不觉,等到高血糖而导致肾脏出现问题而去解决,有点为时过晚,有的病人在治疗初期重视,随时间的推移,重视性下降,自认为服药控制正常,这样耽误了良好的治疗时机。而还有病人只化验空腹血糖而不去监测餐后血糖,忽视了占人一天生活24小时2/3的时间都处在餐后高血糖状态的监测。也漏诊了部分以餐后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早期糖尿病病人,一经发现患就有糖尿病时已经是肾脏病变的病人了。

  四、糖尿病要合理饮食:

  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肾血流改变,没有尿蛋白的病人要求蛋白的量为一天每公斤体重0.8克,对有尿蛋白出现的病人要求一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饮食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可使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减慢,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入量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避免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增加肾脏排泄负担。另外,减少各种高热量油榨食品和粗蛋白的摄入,有利于肾脏的保护。

 

Tag:糖尿病肾病 预防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