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莫忘健脾,究其原因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14 14:35:36    

 

治糖尿病莫忘健脾,究其原因

    其一:糖尿病与脾失健运关系密切。脾主运化,输市精微,升清降浊,开窍于口,脾失健运,郁而化热,则多食善饥。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虚肌肉四肢失养,可见倦怠乏力、肌肉瘦削。甘味即可生温又能助湿,湿邪既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而困遏脾胃,又可化热伤津,进而累及五脏,致精血阴阳俱衰,变生他疾,以致迁延难愈。

    其二:脾胃是津液气血生化之源。消渴主要是由于阴虚燥热所致,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养阴生津为其治疗大法。有道是"养脾则津液自生"。《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法"、"上输于脾"而生成。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津液生化有源有助于缓解糖尿病人阴津耗损的状况。若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化源不足,使肺失滋润,胃失濡润,肾失滋源,终致肺燥、胃热、肾虚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相互并见,甚者病人可见昏迷、四肢厥冷、脉微细等危象。故健脾助运乃是糖尿病人治本之法。

    其三,养阴生津药易碍脾胃。消渴病总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法,但养阴生津药中多味甘黏腻之品,更能滋补,但易碍胃,故临床使用时要注意患者的脾胃运化功能,如脾胃运化较差,可配伍行气健牌之药,如木香、砂仁、陈皮、茯苓等,达到补而不滞。临床经验告诉我们,饮食不节,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长期过食醇酒肥厚,形体日见肥胖,久则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胃热炽盛,发为消渴。对此治疗,不可一味清胃泻火、养阴生津,而应在治疗同时注意调理脾胃,若一味重用滋阴生津之品,易酿成腹胀、纳呆、便溏、之力等脾运乏力、湿浊内蕴的症状。
 

Tag:治疗糖尿病 健脾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