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式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5-26 12:02:50    

 

    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式
  由美国糖尿病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亚太区培训会议十一日在此间举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教授在会议上对中国糖尿病的发展趋势表示了担忧。据教授透露,最近进行的一项耗资千万的调查发现,因生活水准的提高,中国城镇人口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增长,而中国男性人口中,叁十至六十岁年龄段者该病的发病率增长更快。中国人中“糖调节受损”者也是这个年龄段居多,而该现象是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徵兆。教授据此表示:“如不进行干预,十年后中国糖尿病发病情况堪忧”。

  专家指出,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准大幅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却随之上升。目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和十几年前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等地接近。而另一份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预计二○二五年时更将达五千九百叁十万人。二○○六年,糖尿病位居中国住院患者病因第十位、城市居民死亡塬因第六位。

  当天的培训会上,美国糖尿病学会主席约翰·布尤斯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说,当前虽然糖尿病的前期和自然发展、即病程还不明确,但预后似乎非常好。

  专家提出糖尿病治疗新模式 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

  中国内分泌学专家教授今天向媒体推出“二型糖尿病治疗新模式”,并用大量临床数据证实:早期对二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治疗方法。

  教授在此间举行的糖尿病治疗最新研究成果发布会上透露,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已发表这项研究成果论文,并称其“对二型糖尿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九成五以上糖尿病患者都是二型患者。传统治疗大多采取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直到病情已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才使用胰岛素治疗。

  教授指出,糖尿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一经诊断就终身存在且缓慢进展。而目前尚无任何口服降糖药被证明可改变患者β细胞功能衰煺进程和血糖恶化。由于β细胞功能下降,口服用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 因此采用传统模式治疗会造成患者使用胰岛素时,已经连续十年以上处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状态,增加了并发症风险。

  为探索新治疗模式,教授从二00四年九月开始对叁百八十二名二十五到七十岁的患者进行随机对比治疗。结果发现:胰岛素治疗组的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人数比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更多,时间也更短。同时患者一年后的血糖缓解率和口服组相比得到了明显提高。

  研究显示:与传统阶梯式疗法相比,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能使新诊断的二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更好地恢复并得到维持,获得更好的疗效。

  教授说,由于使用胰岛素常会引起患者体重增加并出现低血糖,使患者产生抗拒心理;也有患者担心使用胰岛素可能引起生活品质降低。对此他强调,影响患者生活品质的是并发症,而使用非胰岛素;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开展糖尿病教育、提高知晓率能减少患者的顾虑。有关专家称,该研究成果不仅对糖尿病治疗方法和理念产生影响,也标志着中国糖尿病治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Tag:糖尿病 治疗 方式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