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保健>

糖尿病食疗比药疗好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8-25 14:18:33    

    光吃菜、不吃饭,或者主要吃菜、吃很少的饭,为一些糖尿病病人所推崇,好像这样热量不会超标血糖控制得好;还有的糖尿病病人觉得过节期间吃多些没啥,反正吃了降糖药,为了一饱口福,还增加服药量。饮食控制是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2型糖尿病任何病理阶段都应首选的控制方案之一。糖尿病病人不应采用高脂、高蛋白饮食,但是可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主食)的比例,这对糖尿病治疗和恢复十分有利。

  回顾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史,西方医学曾把糖尿病当作肾病,限制其饮品;17世纪就有了控制饮食的记载;18世纪提倡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高蛋白饮食;1922年之后,医生仍主张给糖尿病病人高脂饮食;20世纪70年代却开始主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低蛋白食谱

    在食物中完全摈弃主食,却无限量地食用肉、蛋、奶,是不均衡的饮食方法;有实验表明,长此以往,不但会使人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损害健康,还会增加冠状动脉血栓的危险。高脂、高蛋白饮食难免导致心血管病迅速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肾病的危险;而严格控制饮食,甚至严格到半饥饿状态,则威胁了人体细胞的正常修复功能,一样损害健康。

  国外曾把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降低”人群分为饮食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对前者适当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而给后者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结果发现,饮食干预组向糖尿病转化的比率降低了58%,其中60岁以上人群更为有效,降低了71%;而药物干预组向糖尿病转化的比率仅降低了31%。杨奎元经过3000多例基础数据的对照研究,发现应该把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摆到药物的前面,把饮食控制作为治病首先重要的因素。他引进数学方法,推导出胰岛素抵抗数值判别公式等6个数学公式,提出血糖和胰岛素“剩余量”的新概念,被中国医科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评价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杨奎元说,降血糖药物是对症治疗,但若误认为降糖药对糖尿病有效,则混淆了不同的概念。这就好比退烧药可把肺炎病人的体温降下来,但是退烧药却不可能治疗肺炎。糖尿病病人只有通过饮食控制加运动,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使它获得修复机会,才能真正控制病情的发展,节日期间饮食超量固然可用降糖药把血糖降下来,但胰岛B细胞的损伤却更严重;大鱼大肉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胰岛素每天过度工作,同样使胰岛负担过大、血糖不能得到正常控制。

   从过去“严格控制,半饥饿状态”的饮食结构,到现在“所有食物皆宜”的医学营养治疗是一个进步。他建议,对糖尿病病人食用的品种,不必限制过严;他强调,饮食治疗要有个性化特点,体重差得多的人,食量肯定不相同;他认为蛋白质占总热量应在10%~20%,碳水化合物应控制在50%左右,脂肪控制在30%左右;应多食用一点粗加工谷类和蔬菜,减少精加工的主食;蛋白质以鱼类、禽类、黄豆为主,少食牛、羊、猪肉及其油脂。

  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图为湖北医生在街头为人们免费检测血糖,并发放防治糖尿病的宣传资料。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