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流行了好长时间的闲话段子,“乡下人吃上糖了,城里人得糖尿病了。乡下人穿衣不打补钉了,城里人衣不蔽体露出肚脐眼了。乡下人吃上大米白面了,城里人又开始吃包谷面了。”
高考得了糖尿病?
从内容上看,本来可能是想说明城乡之间发展阶段上存在的区别,“乡下人”企图赶上“城里人”好像一直总是踏空跟不上节奏。不过,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所谓事物发展的螺旋式、曲折迂回的现象。马上要开始的全国高考,感觉也有点这个意思。
《人民日报》报道,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比上年减少了3.8%,约40万人。《中国青年报》又指出,今年我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今年1020万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就是说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
教育部门的官员为此解释说,高考“遇冷”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就业难的原因,虽然经济不景气,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影响,但是,高考人数的减少主要还是由于中国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在减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招生计划增长4%,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去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叫《高考1977》,播出后有许多声音出现,好听的无非是说电视剧回顾了那个历史时刻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反对的诸多理由中就有一条是,“参加了1977年以及其后几年高考并考中大学的人,占参加高考者总数的比例太小,占辍学的知青、社会人士总数量的比例更小!”??汇总起来可以知道,那时候高考太难了,那段经历太痛苦了。
两厢比较,给人的感觉是,如今的高考相对容易多了,考起来好比吃糖那么甜蜜,居然还是有许多年轻学生“不识好歹”,不重视这么好的学习深造的机会,是不是有点得了“高考糖尿病”的嫌疑呢?
或许事情不是猜想的那么简单。高考固然说起来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般光景了,但是,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有准产业化意味的当下,消费高等教育不仅需要高代价,而且将来的出路由于没有了过往的那些保障,也开始让人质疑其价值。再说,事实上什么东西越容易得到,自己和别人就越不愿意珍惜,恐怕这也是所谓现代“读书无用论”的一个社会心理因素。
而《中国青年报》的另外一则报道又提供了点新材料。北京、上海的一些高三班里,逐渐有学生缺席课堂,甚至出现“空巢”班级,原因是其中的一些学生准备参加“美国高考”,通过该考试来进入美国的大学读本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仍将参加今年的高考“作为一种退路”。当然,这种情况应该是少数,却也部分验证了有人的确开始得了“高考糖尿病”的猜测。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种普遍的观念,认为生理上的糖尿病与饮食过度和无节制有关,比如吃糖太多了,引发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也许科学的解释肯定不是如此,然而,糖尿病问题告诫我们的确不要有“过度”的习惯。而高考作为目前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不是存在需要检讨的那种过度问题,从已有的大量相关讨论中可见一斑。如果您对上面的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早上8:00到晚上11点随时拨打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的免费咨询热线:028-87349370,咨询医生会为您耐心为您解答疑问,也可以直接在线咨询与专家互动,我们将成为您的私人医生,为糖尿病患者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