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男性,T2DM病史11年,曾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一天2次及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睡前注射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发生过低血糖,入院前改为瑞格列奈、西格列汀、来得时治疗,饮食控制及运动量一般。有糖尿病神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查体:BMI 24.34kg/m2,空腹血糖1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8 %,尿酮体阴性。入院后将长效胰岛素加量,空腹血糖降到8mmol/L,但餐后血糖仍明显升高。
核心讨论问题:
1.口服药失效患者,如何选择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
2.长效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如何互换?
3.预混胰岛素两次注射剂量如何确定?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在线点评概述:
1.该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①确定降糖目标
老年患者,T2DM病程10年,肝肾功能正常,各脏器功能尚可,降糖目标可以设定为糖化血红蛋白7~7.5 %。
②餐后高血糖提示餐时胰岛素需求
正常人餐后血糖增幅一般<2mmol/L,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增幅>5mmol/L,但该患者餐后血糖增幅普遍明显升高,提示除基础胰岛素外,也需要餐时负荷胰岛素,必须重点进一步控制餐后血糖。
③降糖治疗的选择——胰岛素为主,口服药为辅
关于控制餐后血糖,自身胰岛功能尚可者,可增加瑞格列奈剂量。但该患者高龄,糖尿病病程长,餐后血糖增幅明显,提示胰岛功能差,仅用基础胰岛素不能控制,需要餐时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建议选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50制剂为优。
口服药建议停用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而保留二甲双胍,帮助控制血糖和减少胰岛素剂量。若午餐后高血糖,可加用糖苷酶抑制剂。目前在我国捷诺维和吡格列酮尚无与胰岛素合用的适应证,因此使用前应征得患者同意,尤其是吡格列酮和胰岛素合用会加重水肿和水钠储溜,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慎用。
④胰岛素剂量问题
剂量方面可根据公斤体重或既往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计算,日总剂量不超过0.8~1.0 U/kg均为合理范围。
起始可选择给予胰岛素类似物50制剂一天两次注射,剂量分配为1:1。首先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以控制空腹血糖,然后根据晚餐前血糖水平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
2. 口服降糖药失效后起始胰岛素治疗的选择
①基础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9.0 %,腰围较大(提示肝脏胰岛素抵抗重),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者,建议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用至足量,促分泌剂用至次大剂量以上,再联合基础胰岛素。
②预混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较高,非肥胖,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增幅>5 mmol/L,建议起始预混胰岛素,同时保留二甲双胍治疗,停用促分泌剂,必要时午餐时加用糖苷酶抑制剂。
3. 长效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的互换
①预混胰岛素一天2次注射转回长效胰岛素一天1次注射:成功率很低,我们的研究里仅有19 %,见于胰岛储备功能较好、糖化血红蛋白不高(<9 %)者。
②预混胰岛素转一天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按照预混胰岛素全天总剂量进行分配,基础胰岛素应占日剂量4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