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5型糖尿病?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说:1.5型糖尿病,又称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在我国占糖尿病发病率的10%,容易被误诊、漏诊,从而导致治疗方法不正确或者不及时,加重病情。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水平的提高及各级医生的重视,确诊的病例越来越多。
大家大多知道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1.5型糖尿病则很陌生。其实这种糖尿病并不罕见,只是过去人们对它不认识或认识不够,往往误诊为2型糖尿病,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导致治疗方法不正确或不及时,产生不良后果。近年来,由于医生对其认识的加深和检测手段的提高,这种糖尿病发现越来越多。
此型糖尿病的学名叫“成人隐匿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其实质被认为是由于免疫破坏了胰岛B细胞引起的胰岛素缺乏所致,临床和病理特点介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故称1.5型糖尿病。
为什么说1.5型是介于1型和2型之间的糖尿病呢?因这是一种胰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改变以胰岛B细胞破坏为主,从本质上说应属1型糖尿病;但它又多有体型肥胖和迟发的特点,后者是因胰腺病变进展较慢,一般到成年才发病,早期(半年至一年内)口服降糖药有效,不像1型发病后必须用胰岛素才能控制病情,自发病起半年至一年后,虽服降糖药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这些又像2型糖尿病。这就是所谓的1.5型糖尿病主要特征。
本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包括1型和2型)的10%,我国现有糖尿病人数约4000多万,本型糖尿病约为400多万,可见此病并不罕见(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可能应是本型)。发病年龄多在25~35岁之间,还有人报告,发病年龄至少在15岁以上。男女发病大致相同。
除了基础的饮食治疗和加强锻炼外,对于患者来说,1.5型糖尿病的治疗重点主要放在保护患者残余的胰岛功能上。糖尿病是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损,所以胰岛素量分泌不足,血糖持续升高,长此以往病情得不到控制,就会全身性器官功能紊乱,随之各种并发症产生。胰腺因子通过胰腺因子的诱导、渗透来弥补β细胞的丢失,并提供所需要胰岛素量,则糖尿病人的症状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胰腺因子渗透是一个最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通过胰腺因子的诱导、渗透、修复胰岛β细胞达到在临床上成功治愈糖尿病的目的。
以上是专家对“什么是1.5型糖尿病”的介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1.5型糖尿病”的知识,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专家一对一的沟通。
推荐阅读:什么是1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