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中最常见的两大疾病,很多情况下二者是独立的。但科学家们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高出很多。甲状腺疾病的出现,直接导致糖代谢、心血管等一系列问题。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甲状腺专家门诊的成立,旨在遏制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给糖友打造一个更稳定的治疗平台。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详细]
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位于气管的前方,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它是身体代谢的主要调控者。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3亿,且逐年增加,其中50%的患者对患病并不知晓。
甲状腺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呢?
1、首先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各种的烦恼,同时影响患者的健康,女性会有月经不调,不孕等情况。
2、甲状腺疾病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对肝脏以及肾功能的损害等。
3、甲状腺疾病严重到无法治愈时就会导致终生用药或者是出现生命危险。
4、某些甲状腺疾病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如甲亢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2型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两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易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伴而行”。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的甲状腺疾病包括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其中亚临床甲减最常见。荟萃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与亚临床甲减的共患率为12%。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无论甲亢还是甲减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风险约是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1.5倍。
第一页甲状腺疾病的症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如果有其中的部分症状,可以怀疑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
(1)颈部症状 如果在颈前能够触摸或看见除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以外的肿物,应考虑患甲状腺疾病的可能。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可出现颈前肿痛,触痛、压痛明显,疼痛可向胸部,耳后和枕部放射,吞咽,说话或转动颈部时可加重疼痛
甲状腺肿瘤多表现为颈部单个结节性肿块。恶性肿瘤质地偏硬,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活动度差,生长较快。
(2)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代谢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心慌,怕热,多汗,焦躁不安,食欲亢进,消瘦,突眼,手抖及大便次数增多,月经紊乱等全身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表现为怕冷,乏力,食欲减退,便秘,体重增加,反应迟钝,皮肤干燥粗糙、月经紊乱等全身表现。
对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异常,可表现为育龄女性受孕困难,亦或妊娠后容易出现自然流产。
(3)其他一些特殊表现 甲状腺疾病还可以出现其他器官或部位的症状。如Graves病甲亢患者,可以出现突眼,小腿前部皮肤增厚粗糙(即胫前粘液性水肿)等。
甲状腺激素既可升高血糖,也可促进葡萄糖利用。临床中高血糖患者当关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糖常升高,有时出现糖尿,甚者产生糖尿病。具体的影响方面如下:
(1) 促进小肠粘膜对葡萄糖的吸收;
(2) 增强肝脏的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从而导致血中葡萄糖浓度增加;
(3) 增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素的升糖作用;
(4) 甲状腺激素也是升高血糖的应激激素,因此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
(5) 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活动有明显影响。T4与T3可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与心作功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律失常,心肌可因过度耗竭而发生心脏病,甚者导致心力衰竭。故患有相关心脏病者,应当排除存在甲状腺疾病的可能。
具体的机制包括:
(1)甲状腺激素促进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钙离子,从而激活与心肌收缩有关的蛋白质,增强收缩力;
(2)甲状腺激素具有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使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增加,这种作用在甲状腺激素过多时表现得较突出。甲亢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心悸、出汗、不耐热、脉压差增大、第一心音亢进、手抖及部分眼征等症状,均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关。
妊娠期甲减不仅发病率高、影响广泛,还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孕妇如患有不同类型的甲减,会增加早产、低体重儿和流产等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使孕妇发生流产的风险增加 60%,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22%,发生死胎的风险升高。更重要的是,孕妇甲减会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导致后代智商下降 6~8 分。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包括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例如流产、死胎、早产和低体重儿。二是影响后代神经智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