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糖尿病的病情状况和高血糖的高低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44%-51.3%,糖尿病病程15年以上患者发病率高达63%.此外,高血压、高血脂也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中。
据糖尿病眼部专家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依据,可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个阶段。其视网膜病变最早表现为出现微血管瘤和出血,可进一步发展为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出血量增加、棉絮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等。持续无灌注可导致视网膜血管闭塞和病理性增殖,产生视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若新生血管破裂,形成疤痕组织,收缩可牵拉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血糖是关键: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逐渐恶化,视力在不知不觉中模糊起来,因此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稳定眼底病变。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其血脂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血脂代谢异常又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4.合理饮食: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主张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对于肥胖患者来说,要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
5.适当体育锻炼: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舒缩趋向正常化,各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不过,剧烈运动易引起眼底血管破裂,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般以散步、打太极拳、轻度的肢体活动等为宜。
6.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查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以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