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很快,往往进行性发展至肾功能衰竭,据报道糖尿病肾病造成肾功能衰竭者比非糖尿病高17倍。为积极有效地治疗、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当患者出现了蛋白尿或(和)血尿、不明原因的水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症状,必须要及时就诊。
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因素有哪些?
1.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重蛋白尿,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每天不能超过40克蛋白质。
2.感染。感冒、尿路感染及肺炎等病毒细菌感染都可加重肾损害。
3.药物。有肾脏疾病时,很多药物须减量使用或禁用,滥用药物,可加重肾损害,需遵医嘱。
4.高血糖。血糖增高是肾脏病变的主要原因,持续高血糖可形成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使小球系膜、基底膜、毛细血管内皮等受损;进一步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最终引起肾小球和肾小球动脉硬化,造成肾单位破坏;引起肾功能异常。
5.高血压。高血压使肾脏血管阻力增加,肾内血流减少,肾内压力增高等,从而导致蛋白尿、肾小球硬化和肾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同时存在,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肾脏损害。
6.高血脂。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紊乱很常见,后者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7.血黏度增高和微循环障碍。糖尿病可出现微血管病变且常伴有微循环障碍,使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肾脏的微循环中如果出现血栓,肾单位就会缺血缺氧,从而使尿蛋白增加,肾功能下降。
8.其他。糖尿病肾病与年龄和病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吸烟等均有关。
了解了这几个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因素,患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早的预防,避免病情的加重,对于糖尿病肾病,及早的治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