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糖尿病肾病的危害相当的大。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糖尿病肾病到了晚期会引发尿毒症。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早期的时候就进行治疗,这样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的帮助。那么,糖尿病肾病在早期的时候如何诊断?
专家介绍说,糖尿病肾病在早期的诊断方法有:
1、肾小球率过滤增高,肾脏体积增大:糖尿病肾病Ⅰ期时患者可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约比正常体积增大30%左右, 与此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30% ~40%。但用改方法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仅血糖升高也可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脏体积增大。
2、微量白蛋白尿:目前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多采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白蛋白分子虽小于肾小球基底膜滤孔孔径,但由于其带负电荷,正常状态下可被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屏障阻挡而不能通过,所以正常人尿中白蛋白一般不超过10μg/min。当肾小球上的负电荷屏障被破坏的时候白蛋白将排泄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导致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改使阴性的电子屏障丢失被认为是产生尿微量白蛋白的主要原因,足突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在尿微量白蛋白的产生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提示早期的肾小球病变,此时肾小球毛细血管滤孔尚未发生变化。
临床上将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超过20μg/min (或尿白蛋白排出量超过30 mg/24h)和小于200μg/min (小于300mg/24h)定义为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 。由于尿白蛋白的排出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在非尿路感染、酮症状态、经血期及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状态下, 6个月内测定3次, 2次或2次以上为阳性方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因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的增加并非糖尿病肾病特异的,尤其对病程较短糖尿病患者,诊断时还需除外其它肾病的可能。在以下情况下应作肾活检以排外其它肾病 : ①Ⅳ有管型尿; ②有非糖尿病肾病史; ③一周内尿蛋白迅速增加,蛋白尿> 5 g/24h;④有蛋白尿而无视网膜病变者; ⑤肾功能下降无蛋白尿者; ⑥肾功能快速下降而无明显可解释的原因。
3、肾活检:在糖尿病肾病Ⅱ期,肾活检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但该方法为一创伤性检查,临床难以推广。
温馨提示:糖尿病肾病一定要在早期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节省成本而且患者本身所受的罪也没有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