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当一根针贴近皮肤,你会不会有种莫名的恐惧。然而对需要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他们必须克服的事情。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提醒患者朋友,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自己打第一针。
糖尿病患者怎么学会给自己打第一针?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指出,“恐针”很正常,克服很勇敢。“成年人害怕打针似乎显得有些没出息,实际上你不必因此感到不好意思。”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糖尿病教育专家埃文·西森博士介绍,对针的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尤其是儿时有过类似不良记忆的人,对它更是既怕又恨。但只要能克服这层心理障碍,你就会变得很勇敢。
明白胰岛素的好处。“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的‘专利’,其实不然。”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内分泌与代谢学教授罗伯特·亨利强调,了解胰岛素的好处会使他们更容易战胜自己的恐惧感。比如,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其实已丧失50%左右,随着病程延长,β细胞功能会持续减低直至完全衰竭,最终大部分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这提示那些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应该使用胰岛素积极治疗,控制血糖长期达标。
掌握细节,打针不疼。“实际上,胰岛素针头非常细,患者害怕疼痛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因素。”埃文·西森博士介绍了四个打胰岛素的细节,做到这些,患者就可以顺利扎下第一针。
首先,在室温下储存已经开启的胰岛素。
其次,如果使用酒精消毒,要等酒精挥发后再注射。
再者,避免在毛发根部注射。
最后,尽量选择细、短的针头。
目前来说,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自己打第一针,克服心中的恐惧,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网站在线咨询和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解答更详细,交流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