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血糖高怎么办?】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医生也不能立马回答你,首先需要分析血糖高的原因,其二,就是看血糖到底有多高?不同的血糖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由于患者个体化的差异和病情的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异常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下边问题都是经常在门诊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患者较为关注且急需治疗解决的问题。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谈各种血糖问题的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 案例:王先生在单位体检过程中,发现空腹血糖8.0mmol/L,在家用血糖仪测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都在7.0mmol/L以下,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不高呢? 【......更多单位体检发现血糖高病例】
◆ 解析: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不高说明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除外感冒、发烧、创伤等引发机体应激反应,以及饮食、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影响外,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也会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建议王先生到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再采取一步的干预措施。<点击了解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者,单纯空腹血糖高,需要检查胰岛功能——明确目前胰岛功能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延迟还是胰岛素抵抗,明确病情后再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空腹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
推荐阅读:空腹血糖高的危害?
◆ 案例:张大妈平常在家里仅监测空腹血糖,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放心了,殊不知道餐后血糖一直在10.0mmol/L以上。这种仅监测空腹,不监测餐后血糖的做法是不对的,餐后血糖升高会加速并发症的进展,是什么原因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呢?
◆ 解析:当前用药方案与胰岛素分泌模式不匹配,即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点与餐后血糖高峰错开,从而导致餐后高血糖,进而又发生低血糖。吃的太多,运动量过小。情绪刺激等因素也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针对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高的现状,患者需要监测七个点的血糖变化,并调整饮食和运动,控制情绪,如果调整后餐后血糖依然高,则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检测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检查等。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整体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后,再制定治疗方案,降低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值是不是越低越好?>>>>
扩展:餐后血糖高的危害有哪些?
◆ 案例:李女士自被诊断糖尿病以来,一直服用格列美脲治疗,平时孩子们不在身边,自打女儿回家以后,自己是既忙碌又高兴,时常忘记吃药,想起来再补上,结果没过2个小时就浑身冒汗,虚弱无力,经常性的低血糖症状吓坏了女儿。女儿一问,说平时也会这样,只要一吃药,就会低血糖,可不吃又不行。
◆ 解析:吃药后,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如不好好吃饭、药照吃,药物使用不当(李女士就属于药物服药时间不当所致,也不排除药物剂量不合适),随意补服药物,运动量增加(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等情况的患者,均会引发低血糖。建议李女士做胰岛功能检查,明确目前胰岛功能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延迟还是胰岛素抵抗,根据胰岛功能情况修改最合适的用药方案。
◆ 案例:张女士每天按时吃降糖药,医生叫吃多少就吃多少,由于平时很少做自我血糖监测,说怕疼,舍不得扎自己,就每3个月到半年去医院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化血糖蛋白值都是9%~10%。张女士很纳闷,怎么我按照医生说的吃药,血糖还是高呢?
◆ 解析:像张女士这样服药后血糖依然高,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药物类型、剂量、用药方法有误;一类是没有采取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存在吃的多,动的少的问题。经详细问诊得知,张女士虽然吃药,但没有控制饮食,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才导致血糖升高。详细了解张女士的用药过程及期间的血糖变化后,明确是饮食不当导致血糖升高,然后指导她控制一天总能量的摄入,合理选择食物种类,目前血糖控制很稳定。
◆ 案例:马先生患2型糖尿病10年,使用胰岛素治疗也1年了,可是胰岛素并没有帮他把血糖控制住,期间也摸索着增加胰岛素剂量,结果糖化血红蛋白还是9%,还时常会发生低血糖。他来就诊时说,胰岛素对我也没用,怎么办?
◆ 解析:经了解马先生在自己家和女儿家都放了胰岛素,在哪边吃饭就在哪边打针,他并不知道胰岛素开封后只能用一个月,这样两边跑,注射了过期的胰岛素还不自知。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做动态血糖监测,根据实时血糖监测结果,了解血糖变化谱,了解哪些时段血糖高,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寻找对策,调整胰岛素种类、剂量,或联合口服降糖药,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 案例:杨先生因为工作忙,有时早上顾不上吃早饭,经常会在上午发生低血糖,到那时才想起吃东西,结果餐前血糖又高了,增加了胰岛素剂量,结果下午又会发生低血糖,这样忽高忽低的血糖变化,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而且老板也对他有了意见。就这样,他来到了医院。
◆ 解析:杨先生就是由于经常不吃早餐,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加餐无限量或不分餐、不吃早餐、剧烈运动、不良情绪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均会导致血糖波动。给杨先生做了胰岛功能检查,排除迟发型1型糖尿病,同时要做眼底,肾脏,神经肌电图等检查了解病情属于哪个阶段,查明血糖忽高忽低的原因,在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情况下,调整用药方案。
◆ 案例:门诊患者中有个李奶奶,一不吃饭就出现头晕、心慌、饥饿等现象, 吃了东西马上就好了,典型的低血糖症状,这类患者很苦恼,一个高血糖就够受的了,还有时常会发生的低血糖。
◆ 解析:胰岛素和口服药使用不当、吃的少动的多、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疾病等是引发低血糖的原因。应用动态双C疗法,查明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做完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检查、神经肌电图等检查,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整体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后,再制定整体治疗方案。检查有肝肾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者需改为胰岛素治疗。一次低血糖对身体的损害,不亚于长期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这一现象,及时就医。
◆ 案例:30岁的小胖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接受了饮食、运动指导,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服药3个月后血糖每次检查都很理想,体重也降下来了。小胖以为他是正常人,可以停药了。开始大吃大喝不忌口,几个月下来,又开始感觉浑身乏力,夜尿增加。复查血糖空腹1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mmol/L,自此他再也不敢私自停药了。
◆ 解析:血糖正常了为什么不能私自停药呢?患者通过自我血糖监测情况评估日常血糖控制情况,还需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估近2~3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即使这两个指标均正常,也不能说明胰岛功能已经完全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停药,需要综合考虑,像小胖那样自己做主停药是万万不行的。血糖控制良好,希望停药的糖尿病患者,在医院做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并发症筛查等检查,如果全部正常,可以在医生指导逐渐停药,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双C疗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达到停药的目的。
专家建议,对于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应至正规专科医院找专家进行诊疗,查明病因,从而“因病施治,对症治疗”。另外,尤其对于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尤其应该重视血糖控制的平稳性、安全性,切勿盲目追求“低”,并积极考虑对胰岛功能的修复,尽最大可能为延缓和阻断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奠定基础。
★最佳降糖方法推荐——动态双C特色疗法★
以上针对各种血糖问题,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都应用了动态双C疗法,它是目前国内除了手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之一,可迅速降低血糖,并使血糖长期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动态双C疗法强化治疗,精细降糖,安全达标,消除高糖毒性,改善胰岛素第一时相(提升快速血糖分泌能力),提升胰岛素β细胞储备功能......【详细疗法】
动态双C疗法治疗特点:
◆ 3天血糖达标、7天平稳控制、14天获得糖尿病解决方案√
◆ 让受损的胰岛B细胞得以修复√
◆ 提高胰岛B细胞的存储能力√
◆ 24小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效避免低血糖√
◆ 15天血糖即可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 避免了用血糖仪反复监测血糖和每天注射胰岛素的痛苦和麻烦√
◆ 适合各种类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个体血糖情况和病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自我血糖监测,定期随诊,和医生密切配合来管理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才能享受高质量生活。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咨询电话:028-8734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