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5 09:26:30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常发生于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症。其发病机制尚不甚清楚,治疗也非常困难。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0例(58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58眼)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左眼24例,右眼22例,双眼4例;主干阻塞36例,分支阻塞1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55岁;50岁以上39例占78%,50岁以下11例占22%;病程最长11个月,最短5天。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血脂偏高占52%,合并高血压占22%,血液粘稠度增高占72%,心电图异常占28%。
1.2治疗方法口服维脑路通200mg,复方芦丁2片,地巴佐20mg,均3次/d,阿斯匹林100mg,1次/d口服,静点血栓通400mg 生理盐水250ml,1次/d,15天为1疗程。中药取麝香每次0.05g,2次/d,连服5~7天。方药以生地、当归、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甘草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在早、中期应用,晚期服杞菊地黄丸,1丸/次,2次/d。
2结果
疗效分析:(1)治愈:视网膜出血全部吸收或基本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视力提高3行以上22例,占44%;(2)显效: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网膜水肿消失,视力提高1~2行25例,占50%;(3)好转: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力无明显变化有3例,占6%,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属中医暴盲范畴,是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本病由于情志异常,引起气滞血瘀或气血逆乱,上壅窍道使目脉络阻塞而致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早、中期以滋阴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滋阴益肾明目为法,辨证论治,总有效率100%。
麝香具有开心窍,通经络,通行十二经上下,内透骨髓,外彻皮毛,芳香走窜,行气活络之功能,麝香散气血之力迅猛,其性能有助于其他药物功效的发挥与增强。根据现代医学对其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药为活血化瘀的良药,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并有抑制凝血及血小板凝集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和局部代谢,有利于组织的修复;丹参能活血化瘀,促进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加快,使血流变学趋于正常;生地可清热生津、滋阴凉血。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体会上述十余种药物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较为有效的药物,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即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