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彩超特征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07 16:10:42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远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见。视功能损害虽不如动脉阻塞急剧,但亦相当严重。部分病例可因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完全失明。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为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血流受心脏功能、大动脉循环和眼压波动的影响。如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显著的心律不齐、颈动脉阻塞、大动脉炎等可使视网膜灌注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成为本病的诱因。眼压的高低直接影响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另外,静脉发育异常亦可诱发本病。视网膜中央静脉与视网膜中央动脉伴行,行于球后视神经鞘内,回流到眼上静脉。本研究探讨1998~2003年诊治8例10支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1998~2003年诊治8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住院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32~72岁,平均59岁。

  1.2仪器设备使用ALOKA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设置为浅表脏器条件。

  1.3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眼睑闭合注视天花板,探头上涂耦合剂,轻放于闭合眼睑上,行内眦至外眦纵切、眶上缘至眶下缘横切,观察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神经鞘、视网膜、色素膜及巩膜,观察视神经鞘内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眼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彩色血流状态。将扫查线与血管尽量平行,多普勒夹角不能超过15°,并多点取样观察其血流频谱特征、测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

  2结果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患者10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均未见血流信号。CRA、PCA、OA的动脉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升高7例,1例无明显改变,见表1、表2;10只眼视网膜不同程度增厚(0.39±0.08)cm。

  表17例CRVO眼底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略

  表21例CRVO眼底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略

  3讨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眼科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其病程缓慢,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是黄斑囊样水肿;新生血管形成,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8例CRVO均有视网膜不同程度增厚。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其附属静脉压升高,动、静脉压差减小,受阻血管床扩张和微血管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病理证实,血管渗透性改变,渗透液积存于管周,产生白鞘样外观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使线粒体氧化代谢障碍,ATP产生减少,膜离子泵功能紊乱,通透性升高,大量水分进入细胞内,静脉阻塞处网血管渗漏不断加重,持续严重的细胞内外水肿,渗液广泛积存于外全状层以内各层,使视网膜显著增厚。视网膜水肿在外丛状层最为明显,由于该层组织吸收大量液体和缺乏毛细血管再吸收的缘故。8例中7例49~72岁患者CRA、PCAS、OA血流速度下降、阻力指数升高。本研究中7例眼底视网膜动脉参数异常均在49岁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动脉弹性减退,命名视网膜灌流不足,血流速度减低,血液黏滞性增加,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使视网膜中央静脉不同程度受压,视网膜中央静脉管壁供血不足,内膜细胞损伤,易形成血栓。1例33岁患者眼底视网膜动脉参数正常范围,考虑先天静脉发育异常所致。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有研究认为视网膜组织对缺氧的易感性不一致,神经节细胞和双极细胞最为敏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Wiliamson等研究认为,CDFI可以预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生虹膜新生血管的危险性及估计预后。病程的前3个月,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下降明显者,虹膜发生新生血管的可能性大。Vmin<3.0cm/s者具有高危险性,Vmin>3.0cm/s者则视力可维持原状。有报道认为球后动脉血流参数改变,对观察治疗效果及预测并发症有一定帮助。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年龄较大易导致动脉硬化疾病者及视力略有改变者,早期及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尽早发现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