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5 09:22:2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为常见的眼底病,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不确切,应用激素治疗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黄斑部囊样变性等,激光技术的引入使此病可在早期得到彻底的治疗。我科几年来采用激光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1999年4月~2003年12月间的40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和激光治疗结果,其中男315例,女85例;年龄36~45岁者为218例,占54.5%,25岁以下者为10例,26~35岁者为70例,46~55岁者为89例,56岁以上者为13例;朝鲜族217例,汉族、满族、回族及其他民族为183例;双眼者10例,共410眼;视力0.1~0.3为43眼,0.4~0.6为138眼,0.7~0.9为148眼,高于0.9为81眼;就诊时间最短为2d,最长为4个月。
1.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按常规把200g/L荧光素钠注射液2.5~3.0ml在2s之内快速推注于肘静脉内,黄斑部荧光素渗漏点开始显影时进行拍照并确定其位置,观察渗漏扩散形态。410眼中,呈不规则小片状或小圆圈状弥散性斑驳样透见荧光斑为65眼,针尖样渗漏点为325眼,其中1个渗漏点为326眼,2个以上35眼;渗漏扩散呈墨迹样为241眼,炊烟状为46眼,蘑菇状为38眼,扩散不明显为85眼,多为不规则小片状或小圆圈状斑驳样透见荧光斑者和陈旧病灶复发者,然而在激光镜下均可见其引起的视网膜下积液及其扁平脱离。
1.3激光治疗使用法国产黄绿色倍频BVI眼底激光机,波长为532nm,不被黄斑部叶黄素所吸收,故治疗能量对黄斑部视细胞无损伤。本文400例410眼中除5例因渗漏点位于离黄斑中心凹200μm以内(以瞄准光斑大小确定),未能施行激光治疗外,余395例405眼均施行了光凝治疗,未投予任何药物。405眼中渗漏点离中心凹200~500μm范围内者12例12眼,采用间接光凝法治疗;离中心凹500μm(1/3DD)之外者383例393眼,采用直接光凝法治疗,直接光凝光斑能量掌握在Noyori分级法的I级反应以下,多数渗漏点在激光学显微镜下显示为细小黑点,光能量从最低开始渐增,至黑点表面刚要出现朦胧淡灰色为止,其改变以似有似无为标准。对盘斑束之间的渗漏点,也按上述办法实施光凝治疗。1~2周后复诊,根据自觉症状、眼底所见、视力恢复情况和再次造影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治愈,未治愈者追加施行光凝治疗,接受光凝治疗1次者为82例89眼,2次为185眼,3次为118眼,4次为7眼,放弃者为6眼。
1.4疗效判定根据视力提高程度、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和检眼镜检查所见,把疗效划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其标准如下。治愈:视力恢复为发病前视力(包括矫正视力),视物变形、变色等自觉症状消失,荧光造影检查结果示渗漏点闭合;好转:视力提高,但未恢复到发病前视力,视网膜下积液减少,变形、变色等自觉症状改善;无效:视力未改善,视网膜下仍有积液,自觉症状无改善者,包括荧光造影检查结果示渗漏点虽已闭合,积液消失,但视力未提高者。
2结果
接受激光治疗的病人为395例405眼,大多数病人的视力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视物变形、变小及变色等症状缓解,其疗效与治疗时间长短有密切的关系。
3讨论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发现渗漏点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前提,也是目前为止药物等其他疗法不能替代激光疗法的理由。激光封闭渗漏点的机制在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促使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增生的同时引起瘢痕化反应,封闭破裂的细胞间联系和Bruch膜缺损,使受到破坏的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得到恢复 。本组激光疗法治愈率为87.1%,其中68.2%于激光治疗35d以内获得治愈,可见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不仅治愈率高,病程也明显缩短,与董方田等 的报道相符,并且药物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激光治疗组。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既达到治疗目的又可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对黄斑部的激光不仅要严格掌握能量,渗漏点定位要求十分精确,而且离中心凹200~500μm范围内尽量不要直接进行光凝治疗。
本资料中使用的激光治疗方法略有不同,主要根据Walter(1980年)、Greite(1975年)等的研究,采用最低级能量50mW开始,逐渐增大,以标准光斑为100~150μm大小,照光时间为0.05~0.1s递增,反复多次,以渗漏点表面刚要出现朦胧淡灰色改变,似是似不是为标准,并未按一、二次产生明显光凝斑的做法施行,以避免发生中心暗点等后遗症。
这种方法可以使光凝靠近到离中心凹200μm渗漏点处,扩大了治疗对象,且无一例发生明显后遗症。治疗要采用小能量,不必以看到视网膜反应为标准,用非常淡的光凝强度。因为根据实践,光凝斑出现灰白色变化者和未出现者疗效并无差异,而这种小剂量光凝治疗不必顾虑视网膜损害,可适当放宽光凝治疗的适应证。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