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主创新 糖尿病治疗新技术突出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44:21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记者郑杨从
今天召开的2007年中国科学院工作会
议上了解到:从小小的果蝇到无垠的
宇宙,从计算机的“心脏”龙芯2E到
糖尿病的“杀手”非肽类小分子激动
剂,2006年的中科院在基础科学和高
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
果,在国际相应的前沿科技领域占据
了一席之地。中科院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的探索都取得了最新成果。人脑是否与计算机一
样,将所有信息都储存在同一个记忆储备区中?答案或许是否定的,这可以在与
人脑类似的果蝇大脑上得到证实。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关于果蝇记忆的最新研究成
果,可进一步运用到小白鼠、哺乳动物乃至人类身上,从而帮助治疗人类失眠、
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中科院与日本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宇宙射线分布和
运动规律的最新观测结果,这一前沿进展被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
的成就。

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开发方面,中科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成
果。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技术,应用于世界上第一
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该成果对我国发展石油替代品、综合利用能源
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在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努力下,世界上第一个
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去年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
入运行,为中国乃至世界核聚变研究提供了一座新的实验平台。

信息技术是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性能CPU芯片被称为计算机的“心
脏”,中科院计算所2006年成功研制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
产品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据了解,目前龙芯课题组正进行龙芯3号多核处
理器的设计。“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
献。

在保障人民健康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在抗糖尿病新药和老年
痴呆症致病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开创性进展。该所研究的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
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
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关
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老年痴呆症致病的新机制,并提示了研发
相关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