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初测量高血压 1773年从马开始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45:29    

 人类对高血压的认识,有一个漫
长的过程。

1773年有人在马身上测量血压

1773年,有人在马身上测量血压
(如图)。他们将小马的动脉血管分
离、切断,然后接在测压计上,这样
马以生命为代价,满足了人类对科学
的探索。此后人们开始研究血压计,直到1896年,血压计和听诊器才同时用于测血压,一直沿用到今天。

1827年,科学家发现肾脏病的病人有心脏扩大现象,当时认为,肾脏病病人
的血管阻力增加,也就是高血压导致了心脏的病变,可是当时的部分权威专家认
为,肾脏病人心脏的这种改变,与高血压无关。20世纪30年代,保险公司的调查
证实,血压高度和人的寿命成反比,血压越高,寿命越短。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确
立了高血压是一种病态,即高血压病。

1856年,学者们提出: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损害和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应该加
以防治。但反对的专家认为,血压增高是对肾脏的一种代偿反应,是为了维护肾
脏的利尿功能。因此降压被视为禁区,结果导致了很多人的伤残和死亡。20世纪
50年代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充分证明,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危险
因素。从此改变了人们的认识。高血压的治疗,也从无意识转变成有意识。医生
们开始临床治疗的观察,先后证明:对重度、中度、轻度高血压的治疗,均能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提出了理想血压的概念。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
又确定,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根本。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1〉3

20世纪60年代初,医学专家研究证实,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是心血管病
的危险因素,以后又证实,糖尿病等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2003年世界卫生
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归纳了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在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482例高血压病人中,血脂异常者为204例,占
42.32%;糖尿病人为113例,占23.44%;糖耐量异常为69例,占14.32%;高尿
酸血症为33例,占6.85%。这些说明,高血压病人中,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
人很多。

研究证实,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越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高。“什么时候1
+1=3?算错的时候等于3”对这种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大家都很熟悉,今天我们认
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符合1+1大于3,1+1再加1会大于8,这是在没有算错时候
发生的。因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叠加作用,即危险因素越多,病人得病的机会
就越大。

有一个68岁的女患者,患高血压20年,糖尿病10年,病情始终未得到有效控
制,我们从分析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入手,怀疑这个病人冠状动脉有狭窄,结果
冠脉造影得到证实。然后我们又对病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严格控制她的高血
压和糖尿病,治疗冠心病,使病人的症状很快消失。

专家介绍

余振球是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多次组织全国高血压会议和高血压系列讲座。先后
出版了6种学术著作。

相关链接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缺少锻炼,男性大于55岁、女性
大于65岁,直系亲属中有50岁前患心血管病史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