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短信敦促青少年患者按时吃药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09:36:18    

 如何确保患有哮喘一类慢性病青少年按时服药?这是摆在家长和医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美国医学专家分析,青少年往往只专注于眼前问题,忘记或拒绝服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慢性病创新治疗中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半青少年哮喘患者按部就班地接受治疗,而按时服药的人只占30%。
  为解决这一问题,慢性病创新治疗中心的医生们想出一条妙计:用温馨、愉快的短信敦促青少年患者按时吃药不吃药

  众所周知,哮喘、糖尿病肾病一类慢性病如果不按时服药,病情会在不知不觉间恶化,而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只能追悔莫及。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生丹尼斯·德罗塔尔曾对多名接受治疗的白血病青少年进行追踪调查。血液化验结果显示,30%白血病青少年的血液中没有任何药物迹象。
  德罗塔尔说,虽然父母总是不厌其烦地敦促孩子吃药,但青少年往往十分“狡猾”,故意不吃药的例子比比皆是。一次,他用仪器跟踪几名囊肿性纤维化青少年患者,检查他们是否按时接受了胸肺物理治疗。有一个孩子的跟踪结果令人啼笑皆非,他居然把检测仪放在爱犬胸前。
  俄亥俄州16岁少女卡布里娜·莫顿患有哮喘。她十分清楚,如果每天不按时服药,打篮球时就很可能突然发病,到时必须使用哮喘喷雾器。但莫顿承认:“有一次,我一个月都没服药,也没有发病。但由于我的疏忽大意,惨剧终于发生了,一次剧烈运动后,我昏了过去,不记得后来发生了什么……”

谈原因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慢性病创新治疗中心专家玛丽亚·布里托说,忘记服药不仅仅存在于青少年慢性病患者中,在各个年龄段的慢性病患者中,几乎一半的人没有按时服药。她说:“服药时间越长,患者坚持按时服药的几率就越小。如果你只是嗓子疼,医生给你开了一些消炎药,让你服用10天,你往往会按时服药;但如果让你多年都服用一种药物,它还会产生令你憎恶的副作用,那你按时服药的几率就会变小。”
  在慢性病患者中,青少年不按时吃药的可能性更高,他们要么忘记吃药,要么故意不服药。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生德罗塔尔说,青春期的人往往比较焦虑、叛逆,如果服药、忌口或特殊治疗让他们感觉自己与同龄人有所不同,他们就会拒绝服药。例如,正处于青春期的人通常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若服药会让他们增加体重,青少年就容易放弃服药。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儿科肾病专家玛瓦·默克西-米姆斯也持相同看法,他说:“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会发生很多变化,患有重病是他们很难向同伴启齿的一件事。”

发短信

  如何帮助使用药物控制慢性疾病的青少年,这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生布里托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布里托说,与青少年患者谈病情时,他们总会时不时地用手机给别人发短信。无论家境如何,就连12岁的患者都会带手机来诊所,“有时你还不得不冲他们大声喊,让他们不要走神”。
  这一现象激发了布里托的灵感。布里托认为,如果每天定时给青少年患者发去短信,敦促他们按时吃药,就可减少青少年患者病情突发的几率,提高他们上学出勤率,降低到医院看病或接受急诊救治的几率。
  布里托说:“青少年总是很忙,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新鲜事物,同时又不希望同伴知道自己的病情。然而,发短信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患者的同伴不会注意到他们收到了一条‘催药’短信。”
  不久前,布里托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参与试验的青少年哮喘患者将自己需要服药的时间告诉医生,一名诊所志愿者就会根据患者需求,定时给患者发去“催药”短信。
  哮喘患者泰勒·托马斯现年16岁,3岁时被诊断患有哮喘。尽管病情现已被控制,但托马斯每天还需要使用一次哮喘喷雾器,防止病情突然发作。
  他说:“每天上午9时,我都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嗨,可别忘记吃你的哮喘药。’”
  16岁的哮喘患者莫顿说,她经常用手机发短信,每晚7时左右都会收到一条“催药”短信。莫顿说:“短信上总写着‘祝你度过美好的一天’,看过短信后,我的心情也会好起来。”至今为止,莫顿没有一次忘记吃药。

拟推广

  初步试验成效显著,布里托认为,既然“催药”短信能在哮喘青少年身上起作用,它也同样能帮助患有其他慢性病的青少年,而“催药”短信项目的大面积试验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展开。
  此外,“催药”短信本身也在不断进化。布里托说,这类短信现在由志愿者负责发送,而一旦时机成熟,短信将由自动化短信平台发送。短信内容也将由单一的“催药”扩大到提醒患者就诊和报告化验结果。“我们也可以发其他类型的短信,如告诉患者如何预防疾病突发,以及在雾天或空气中花粉含量过高时,提醒患者尽量避免出门。”
  其实,确保按时吃药只是帮助青少年慢性病患者康复的方法之一,家庭因素也会影响青少年患者康复进程。
  布里托说,患者家属必须明白,即使在患者感觉良好的时候,也要遵医嘱配合治疗;此外,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对促使孩子配合治疗产生很大积极影响。

相关链接

“催药”智能技术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慢性病创新治疗中心的“催药”短信工程虽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它却不是这类技术的首创,南非开普敦医生大卫·格林早在2005年就发明出智能技术,提醒病人按时吃药。
  格林发明的SIMpill技术是智能芯片和手机网络的结合物,其奥秘全在于一个装有电子芯片的药瓶:病人拿着这个药瓶去买药,药剂师会把服药时间和剂量等要求输入芯片。每当患者打开瓶盖,芯片就会向SIMpill公司的中央服务器发出包含有这位患者身份识别码的信息。如果信息提前或推迟到达,即表明患者没有按时服药,服务器将自动向病人或其亲属和医生的手机发送信息,进行提醒。
  格林说,这一装置与闹钟不同,它只是在病人不按时吃药的时候才发出警告,效果应更明显。此外人们都随身携带手机,更便于提醒。公司还时常会向病人发送一些健康小知识短信。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