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关爱篇:老弱病孕多禁忌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09:37:09    

 本报记者:赵强

指导专家:河北医大二院呼吸科主任阎锡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冯燕光;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产四科主任张艳华

天热了,可以躲在屋内空调下享受清凉的气流;口渴了,可以一杯一杯狂饮冰凉饮料……酷暑又来了,阳光下滚滚的热浪总会给人带来别样的生活方式。也许,一些不健康的方式不会马上给多数人带来太大伤害,不过,有关专家提醒,对于慢性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等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夏日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就可能带来很大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当心引发并发症

夏季天热炎热,出汗多,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分水将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深性昏迷,甚至肾功能衰竭,危急生命健康。因此,有关专家建议糖尿病人,在夏季一定要注意控制日常饮食中的糖分,保持每日的正常饮水量,以补充流失的汗液,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补充水分很重要

有些糖尿病患者担心多饮会导致多尿,于是总是限制饮水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专家指出,如果限制饮水,易造成脱水,大量水分排出后出现血液浓缩且血液黏稠度增加,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夏季糖尿病患者的饮水量要比平时有所增加。

日饮水量应从每天的800—1000毫升增加到1500—2000毫升。同时应以温开水、清茶为宜,不可贪凉,以免损伤肠胃。此外,还应养成少量、多次、主动饮水的习惯,切忌一次饮水过多,进而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失衡。

吃水果一定要科学

夏季是蔬菜瓜果的旺季,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冬瓜、黄瓜、南瓜等瓜类蔬菜,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能确保机体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天吃水果一定要科学,虽然水果中所含的葡萄糖较少,但也同样会影响血糖值的高低。因此水果要少吃,且不要一次吃得过多。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不错,可在两餐之间适当进食一些水果,如梨、桃等,西瓜每天可吃50克左右。

切莫擅自减药量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就是血糖忽高忽低,血糖的波动最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而良好的血糖控制措施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即便有减药的必要,也必须与医生密切配合,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发生意外情况或使病情加重。

胃病患者:夏季不可乱吃东西

冰镇啤酒、凉拌菜等等,都可能引发胃部不适。随着天气变热,胃病患者也开始增加起来。有关专家指出,千万不可只图一时的“口舌之欲”而诱发胃病。

一日三餐要规律

“饥一顿、饱一顿”,似乎成了不少上班族的习惯,然而这一不良习惯就在无意间慢慢侵蚀胃的健康。专家指出,进餐没规律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多种胃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因为,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专家认为,保护肠胃,首先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以人体每天摄入的热量计算,最恰当的比例应当是早餐占三成,午餐占四成,晚餐为三成。

乱吃东西易导致胃病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对吃饭都没有什么胃口,相反却对街边的烧烤和各种各样的冷饮情有独钟。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消化系统的抵御能力比较弱,对于这些卫生不是很合格或是没有烤熟的食物,会严重地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另外,夏季各种瓜果梨桃上市,大量摄入水果,不但增加胃的负担,还很容易导致胃肠病的发生。

胃不好少吃冷饮

当冰镇饮料、水果进入胃肠道后,冷的刺激可使胃肠道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顿减,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而发生腹痛。冷刺激更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免疫力下降,引起胃炎、腹痛、腹泻等症状

另外,夏季各种致病性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如果吃了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胃痛、胃胀和呕吐等症状。还有些人更喜欢把不少水果、饭菜放到冰箱里储存,其实吃长时间在冰箱里储存的食物,会损害胃肠道,导致胃炎的发生。

新生儿:晒太阳要讲究分寸

恰缝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抱出来晒晒太阳,一来可以补钙,二来还能增强体质。不过,有关专家指出,宝宝晒太阳也有讲究,如果不讲方法和时间,往往事与愿违。

每天不能少于一小时

通常家长认为每天抱宝宝晒太阳半小时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据有关研究,每天日照1小时,可使血中维生素D达到正常底限,增加至每天日照2小时左右,才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从预防佝偻病角度出发,即使在日照条件较好的季节,每天晒太阳也需1~2小时。为了保证宝宝能坚持晒太阳,应重视让宝宝多到户外活动,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晒太阳。

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有些家长担心新生儿无法适应外面环境,而想隔着玻璃窗给孩子晒太阳,其实这样很难达到晒太阳的效果。

据介绍,有人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由此可见,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是不科学的。

夏季可根据气温情况尽量在上午多晒太阳。新生儿满月就可开始晒太阳,但应注意,晒太阳不宜空腹,不可入睡,以防感冒,还要循序渐进,最初晒5-10分钟,逐渐加到1-2小时。

室温保持在25℃左右

另外,气温对新生儿的影响极为明显,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宝宝的体温将会升高,导致发热或呼吸困难及其他症状,因此一定要注意,在夏季防止室内温度过高。

新生儿的房间一定要通风好,要经常开窗换气,并注意不要让宝宝包裹得太多,最好及早让宝宝穿上裤子,这样比包裹时容易散热并让宝宝多吃奶;人工喂养的宝宝要多喂水。

如果家中有空调设备,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相对湿度为50%为宜。温度切不可调得过低。如果家中无空调设备,而天气极为炎热时,可采用电风扇降温,注意电风扇不能直接对着宝宝吹,可放在较远处;并可在地面洒水来降温,总之要尽可能让室内温度不能过高,保持新生宝宝腋下体温为36-37℃为适宜。

孕妇:天热孕妇要睡足

夏季天气炎热,再加上孕妇本身新陈代谢旺盛,产热比常人多,因此,夏季孕妇比一般人更怕热,更要注意保健。

水果冷饮要适当

为了保证胎儿营养全面,很多孕妇都想多吃一些水果。不过,专家认为,孕妇吃水果也要讲究尺度,过多很容易造成孕妇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专家建议要提早请专业医生制定孕期的营养计划,合理安排每日的饮食,同时控制水果的摄入,一般每日水果摄入在半斤左右(西瓜为一斤半左右),同时坚果类食物也应有所限制,核桃每日不应超过2个,维生素的补充主要依靠蔬菜,而且以生吃或凉拌为佳。

对于冷饮,如果孕妇没有妊娠糖尿病或属于妊娠糖尿病的低发人群,是可以吃的,但不要吃得过多,以免发生腹泻,造成早产。如果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孕妇可以喝一些冰水或是选择专供糖尿病人饮用的冷饮。

保证足够的睡眠

夏季天热,很容易使人失眠。不过,对于孕妇来说,足够的睡眠是保证胎儿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创造适合孕妇睡觉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减少活动量,防止大量出汗。卧室要注意空气流通,睡觉时注意盖好腹部,以防受凉。用电风扇吹风时,宜用近似自然风的一档,并适可而止。

勤洗澡,勤换衣

对于孕妇来说,孕期要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因为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阴道环境较平时更适合白色念珠菌的繁殖,再加上白色念珠菌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因此在夏天、在孕期比较高发和常见。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要注意平时穿棉质、宽松的内衣、尽量不要选用卫生护垫、尽量多选择裙装,不要过多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如果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治疗,以免早产。

同时,要勤洗澡,勤换衣。用温水淋浴是散热防暑的好方法,不宜坐浴。洗浴时注意外阴部和乳房的卫生。乳头要多擦洗,以加强韧性;浴后宜涂点油脂,以防产后哺乳发生乳头皲裂。

高血压患者:多喝水少吃盐

众所周知,血压在夏季会自然降低,因而不少高血压病人一到夏季就开始放松警惕,忽视病情的控制,致使高血压病发作,甚至引发脑卒中。因次,有关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夏季一定不要忽视病情的控制,要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量或停药。生活中注意多饮水少食盐,并坚持适当运动

及时补充水分

由于夏天出汗多,血液易浓缩,在人们睡眠等血流缓慢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血栓。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即使感觉不太渴时也要注意喝水,出汗过多时更应及时补充水分,尤以清茶或凉开水为好。也可吃些含水分多的水果。脑中风易发生在清晨,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饮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预防血栓形成。

再热也要适当活动

天热,很多人都不想活动,其实,不管多热,高血压病人都应适当活动。因为通过锻炼,能使大脑皮层的功能得到缓解,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从而起到降压作用;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从而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不过,专家提醒,高血压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原来的体能素质状况来选择运动项目。应该选择那些体力负荷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但全身又能得到活动、动作较缓慢而又有节奏的运动,如太极拳、跳秧歌舞等。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晚上,此时温度相对较低,清晨虽然比较凉爽,但这个时候体内血液浓度比较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不适合进行过多运动。

少用空调纳凉

温度骤冷骤热,刺激血管收缩,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少用空调纳凉,如果太热不得不开空调,室温也要保持在28℃-29℃;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有足够的氧气。

在饮食上,高血压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同时应提高含钾丰富食品的摄入量。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