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视窗1月29日消息:
日前,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公布了由该中心承担的青岛市儿童肥胖调查结果。这项于2006年春季启动的调查采取抽样方式,共调查市内四区随机抽取的9个街道办事处、15所幼儿园的7岁以下儿童10100人。结果表明,青岛市7岁以下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6%,在全国十个同时进行相关调查的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
10个儿童1个胖
据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的于双玉主任介绍,这是我国卫生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儿童肥胖调查,该项调查每十年一次,此次分别在我国的北方、中部、南方地区选取了共十个城市,青岛市是参与此次调查的北方城市之一。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青岛市7岁以下儿童肥胖检出率为6.6%,是1996年全国调查中儿童肥胖率(2.0%)的3.3倍,尤其是学龄前期(3-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飙升,达9.6%,意味着每近10名学龄前儿童中就有一名是小胖墩。另外,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5%、2.7%。
儿童肥胖标准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0-6岁儿童超重及肥胖身高标准体重值,从身长49cm到140cm,身长每增1cm,都对应不同的数值。记者抄录了其中部分身高的超重及肥胖值。
其中,身长70cm的0-3岁男童体重超过9.4kg为超重,超过10.2kg为肥胖,女童体重超过9.2kg为超重,超过10.1kg为肥胖;身长90cm的0-3岁男童体重超过14.3kg为超重,超过15.6kg为肥胖,女童体重超过13.9kg为超重,超过15.1kg为肥胖;身长110cm的3-6岁男童体重超过20.6kg为超重,超过22.4kg为肥胖,女童体重超过20.0kg为超重,超过21.8kg为肥胖;身长130cm的3-6岁男童和女童都是体重超过29.5kg为超重,超过32.2kg为肥胖。
肥胖成因:多食少动
从事此次调查的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王文媛医生说,儿童肥胖率飙升的趋势在全国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环境。如果父母都肥胖,那么孩子的肥胖发生率是80%;如果父母一方肥胖,那么孩子的肥胖发生率是30%-40%。后天环境因素主要是多食少动,即摄入过多食物特别是高热量食物而缺少
运动。
控制肥胖从幼儿期开始
医生介绍,肥胖的发生发展有三个关键时期,即胎儿期、脂肪重聚期和青春期。调查显示,孕早期母亲营养不良和孕晚期母亲体重增长过速,均可能增加孩子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其机理可能是孕早期营养不足对胎儿下丘脑的刺激和孕晚期过度营养导致的脂肪细胞过度增长。
脂肪重聚一般发生在幼儿晚期。生后第一年婴儿呈现BMI(体块指数=体重÷身高2)的快速增长,9-12个月后,BMI逐渐下降直至最低点。一般情况下,该最低点发生在5-6岁之间,之后BMI逐渐上升直至青春期和成年期达到高峰。BMI在幼儿晚期降至最低点的年龄称为脂肪重聚期。研究显示,脂肪重聚期提前(5.5岁之前),无论脂肪重聚期的BMI高低或父母是否肥胖,均与该儿童将来成年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青春期是肥胖发生的最后一个关键时期,若青春期体脂呈向心性分布,将来发生和肥胖有关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青春期肥胖不仅治疗极其困难,而且发生严重合并症的危险性增加,同时也很可能发展为成人肥胖。
因此,医生认为,脂肪重聚期是脂肪细胞增长的时期,此时过度增长的脂肪细胞极大地限制了青春期和成人肥胖的治疗效果。为限制脂肪细胞数量的过度增加,降低青春期和成年期减肥的难度,在幼儿期控制肥胖十分重要,干预效果也最好。
儿童肥胖危害多多
采访中,儿保专家一再指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标志,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肥胖≠健康。相反,肥胖的孩子如果在儿童期不控制肥胖,很容易发展为成人肥胖,而成人肥胖常伴有许多严重的疾病,如
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
高血压等。此外,肥胖的人还容易患胆石症、关节炎、呼吸道疾病、静脉曲张和一些癌症。
专家称,肥胖不仅损害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危害儿童的健康。肥胖可增加一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倾向,胖孩子易患呼吸道疾病,如上感、肺炎等。肥胖的孩子血糖比正常儿童高,糖耐量试验也出现异常改变,这些都为将来患糖尿病埋下了危险的种子。肥胖还极大程度地影响儿童的情感发育,很容易成为同伴取笑的对象,心理创伤比身体上的伤害对孩子的打击更大、更持久。它严重影响儿童对自身形象的认定和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将来的升学、就业和生活。
儿童肥胖干预启动
于双玉说,针对青岛市儿童肥胖流行趋势,妇幼保健机构已成立了儿童肥胖干预小组,将于今年起启动青岛市城区0-6岁儿童肥胖干预工作,计划分两步走:先于春季在部分社区开展0-3岁儿童肥胖干预;秋季开始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肥胖干预。
整个肥胖干预项目将持续至少3年,主要方式是对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及幼儿园炊事员、老师和家长进行培训,再通过他们对儿童家长及家庭进行渗透,宣传倡导健康科学的育儿方式,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肥胖的儿童,在排除疾病造成的肥胖基础上,儿保专业人员将对其进行膳食调查,给予营养指导及行为矫正,特别是减少非饥饿进食和高脂肪饮食等。
(本报记者 王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