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干部打造五彩缤纷的世界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0:20:27    

 

--写在白城市老年大学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离退休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离退休老干部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让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共同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白城亦然。为了让在白城,并且为白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干部晚年幸福、心情愉悦,1987年5月,原白城地委、白城地区行署专门研究决定成立白城地区老年大学。也就是从那时起,白城的离退休老于部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20年,踏着时代的节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脉搏,白城老年大学由弱到强,步入了健康发展-之路。先后2000余人次受到这决苑地的润泽,被带入了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

  高度重视关心老干部这个特殊群体,合力为他们打造晚年的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

  白城老年大学能够有今天的辉煌,是白城历届党政领导者高度重视及老年大学员工潜心谋划、科学运作以及社会各界呵护的结果。

  老年大学成立后,原白城地委,白城地区行署在原地区老干部局的办公楼内划拨出房间作为老年大学的办公地址和活动场所。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的几届领导一直在关心老年大学的发展,先后,多次研究老年大学的工作。 2001年,筹集专项资金,建设了老干部局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综合楼,此后,对老年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大,使大学的环境逐渐改善,实现了科学发展。2005年10月,根据需要,又调整了老年大学的领导入,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力量。

  作为老干部工作职能部门的市老干部局极其关心老年大学这个窗口,主要领导亲自跑资金,协调立项,为老年大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2007年,为了解决老干部上下楼的困难,专门申请资金安装了电梯。

  作为老干部教育和活动主体的老年大学,为了办好这项特殊的事业,始终坚持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增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始终在孜孜不倦地苦心求索。

  2005年新上任的老年大学副校长张钧,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多次跑财政部门争取支持。 2006年,通过争取,为大学配置了背投电视等设备设施,实现了电化教学。办学中,他积极探索工作思路和措施,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方法,充分借鉴和运用现代管理学,老年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理念,丰富工作方式和手段,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围绕老于部活动、学习的各个环节,建立了必要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工作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对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反复向工作人员强调,务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思想观念,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为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他还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作用,让老干部参与到活动、学习和组织,管理工作中,激发老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

  从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干部的需求也由物质保障型向精神愉悦型转变,由一般的知识性需求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鉴于这一因素,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满足老干部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放在突出位置,潜心研究新形势下的符合老干部“双高期”特点的活动和教学形式,本着“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办学方针,根据老干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老干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上既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又突出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力开展思想,理论和形势学习。深入开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并结合形势,经常组织时势政治学习,在不断提高老干部理论素养的同时,保证老干部政治上木掉队、思想上不落伍。

  ——针对老干部特点和规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他们遵循“教、学、乐;为”相统一的原则,从老干部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精神的前提着眼,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课、特色课,大力推行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三者相结合教学方式,努力做到颐养康乐型课程与应用技能型课程并举、艺术类学科与人文类学科并举、医疗保健与健身活动并举、专业课与知识讲座并举,以此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摄影、文学、歌舞、卫生保健6门课程。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聘请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有较强讲授课能力、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并有敬业奉献精神的人员担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要从老年入的实际出发,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使学员“听得懂、学得会、有兴趣”。此外,还创造机会,先后聘请我国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韩绍玉、杨再春、薛夫彬等来校讲学。2007年11月29日,特聘请省糖尿病医院院长、全国治疗糖尿病专家孙教授专程来白城为市直离休干部和老年大学全体学员做“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糖尿病”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效果。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为了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学校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把教学和文化体育活动相结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样性的有益活动。开展了体育活动,重点开展以健身为目的的剑术练习;开展了文艺活动,组建了老年合唱团,1998年配合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组,在镇赉县东屏镇为受灾群众演出,还多次参加广场演出活动,均受到高度赞誉;开展了与部队,学校联谊活动;组织了参观活动,让学员深入工厂、农村参观和体验生活;每年都组织学员参加三四次各类书画展览活动。2007年7月,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庆祝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会同老年书画研究会组织老年书画作品近百件参加全市老年书画作品展;作品内容新、质量高得到市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赞扬。10月,举办“纪: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作品展。l0月至12月,会同博物馆、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了新春书画作品展。

  高质量、高水平的办学,吸引了众多的老干部参与。退休老人郝明,双腿走路困难,每次上课都要女儿、女婿接送,每次都踊跃拿作品参加展出。曾经在北京做过两次大手术的离休干部叶永青自己上老年大学不算,还动员女儿参加学习。林凤春老人,常年照顾多病的老伴可始终坚持不辍。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郊区居住的农民郁稼秀每次都蹬着三轮车参加学习。居住在镇西的南景春不顾路途遥远,始终坚持到校学习。还有许多老人夫妇结对上学。

  以让老干部老有所为为出发点,积极为他们发挥余热搭建平台

  发挥余热,服务社会。这既是老年人自身的追求,也是社会的迫切希望。学员们在老年大学习书作画、学诗填词、唱歌跳舞、抚今话昔,思想更加充实,精神更加饱满。在开辟了自己的崭新天地,构建了自己新的精神家园后,他们都有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的愿望。为了满足这种愿望,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载体和平台,尽最大可能让老人发挥余热。此举在使老人服务社会的愿望得以满足的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老人的风采。

  组织了送文化下乡,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每年春节,都组织老人为农民、工人,军人等书写春联。除自己组织外,还参与文联、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活动。

  从2002年起,在新华书店开辟了“书画园地”,通过这个窗口,每周上午无偿为社会各界人士写字作画。6年来赠送各类书画作品2000余件。不仅如此,还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老年书画周会,为老干部研究书画提供条件。

  开展对外交流活动。2007年7月,为奥运会装饰各个场馆提供书画作品25件全部被选中。9月2S日至10月10日,与兴安盟举办—了书画联展对增进两市的友谊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博物馆、老年书画研究会开展经常性的协作、合作活动。

  闩月更迭,寒暑交替。

  沧桑廿载,白城老年大学由弱到强,它已成为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满足老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是老干部活动、学习的阵地和最佳场所乃至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园地,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干部、凝聚老干部的重要桥梁。在开展老干部工作方面,它起到了其他任何组织机构都无法替代的作用。老干部借助这一载体,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结识了新朋友,增加了与人交流沟通以及参与社会的机会。这样和睦、友善、温馨的人文环境,也成了老年人的精神支柱和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源泉。他们在交流沟通中消除了寂寞、丰富了厂生活,从而使其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愉快。不仅如此,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才华得以充分展示。难怪许多老干部都由衷地说: “老年大学是我们的乐园,是陶冶情操,老有所乐的理想场所。”

  反过来;由于他们在这里受到了更高层次的培训,其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都得到了升华,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影响了下一代甚至几代人。在家庭中,他们以血缘亲情的特殊影响力,以身教重于:言教的方式鼓励着下一代健康成长。他们老有所学的精神感染着子女和社会,对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

  辛勤的耕耘,出色的办学,换来的是丰硕果实。几年来,他们组织学员参加的国家,省、市书画展览作品约180件,50余幅作品获奖,其中全省一等奖1名、二等奖12名、优秀奖26名。此外,有70幅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有 20多位学员被吸收为中国老年书研会会员及理事,30余位学员被吸收为省老年书研会会员。2007年,老年大学被省老年教育协会接纳为会员校,副校长张钧被选为协会理事。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