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糖耐量异常的综合调控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03:49    

 糖耐量降低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但是,由于糖耐量异常在临床上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格检查时才会发现,不可掉以轻心。有资料表明,糖耐量异常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为正常值人群的100倍。如果调控得当,就可以享受健康;否则,就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辨证论治,中药调控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糖耐量异常虽然没有发展到糖尿病的程度,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和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大体相同,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进行针对性调控。如有阴虚燥热症状者,治疗当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痰湿阻滞,脾失健运者,治疗当健脾祛湿化痰。总之,中医临床调控,在治病求本的同时,还要兼顾调整血糖,预防代谢紊乱。金银花、地骨皮、葛根、玄参、生地、知母、黄连、黄柏、人参、黄芪、黄精、白术、山药、绞股蓝、甘草、白芍、玉竹、女贞子、枸杞子、何首乌等具有调整血糖作用,可在辨证论治指导下优先选用。
  
  饮食调整,重视食疗
  
  糖耐量异常者大多由于不注意饮食控制,甚至暴饮暴食,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日常生活中重视饮食调控非常重要。例如,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低脂肪比例,对改善糖耐量异常有较好的效果,在饮食治疗方面,选择具有调整血糖作用的食品,如苦瓜、南瓜、葫芦瓜、冬瓜、玉米须、洋葱、大蒜、山药、菠菜、芹菜等,都具有较好的调整血糖作用,又属于药食同源;如菠菜根粥(含萜类降糖成分)、枸杞粥(降糖防脂,增加免疫)、萝卜粥(含双链核糖核酸,有干扰素诱导剂作用)等都可作为日常保健药膳,经常食用,可以使食借药力,药借食味,发挥协同作用,调整糖耐量异常,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坚持运动,增强体质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并提“出三五七”方案,这个方案对改善糖耐量异常具有调整作用。
  “三五七”方案:每日步行3公里以上,每次步行时间超过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运动量以运动后的心率加年龄等于170最适宜。运动中既要出汗,又不要大汗淋漓,既要气喘,又不能气喘吁吁。
  糖耐量异常者常合并有高体重(肥胖)、高脂血症等,通过运动可减轻体重,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使糖耐量恢复正常。有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值10%以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只要体重下降5公斤,就能使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使血压下降,血糖降低。日本专家研究发现:每日2次散步,每次30分钟,是预防、治疗糖尿病的良药。每散步一次就等“于服”一次降糖药物
  散步降血糖的原理有3条:一是运动能促使肌糖原和血中葡萄糖的利用,二是运动能抑制饭后血糖升高,三是运动能减少血糖代谢时的胰岛素消耗量。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天散步2次,对控制血糖,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心理调节对改善糖耐量异常也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糖耐量异常者保持平和心态,正确处理好生活、学习、工作之间的关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TAG:耐量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