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45:08
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就像走钢丝:血糖高了不行,损害心、肾、眼等靶器官;低了更不行,会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摘自《生命时报》)
六大因素可引起低血糖
引起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六方面因素:1.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包括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2.合并肝肾功能损伤:病程长、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易造成降糖药物蓄积,从而引起药物性低血糖。3.饮食因素:进餐不及时、进餐量不足、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均可诱发低血糖发生。4.运动因素:空腹运动、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可诱发低血糖发生。5.老年患者:老年人激素调节能力差,合并症多,容易并发低血糖。6.另外,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消化不良导致的胃排空延迟也是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之一。
血糖过低会引起大脑损伤
据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的专家介绍,一般来说,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人就会发生低血糖症状。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即使血糖未低于正常范围,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为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颤抖、饥饿感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异常、烦躁、嗜睡甚至昏迷。
低血糖的危害很大。由于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发生低血糖时会出现脑功能障碍,对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手眼协调性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会引起脑损伤,导致认知功能受损,使得患者丧失自救能力,促使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对生命威胁极大。
预防低血糖 用药有讲究
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常可引起低血糖反应。降糖药有6类,其中磺脲类和格列奈类是胰岛素促分泌剂,最常引起低血糖反应;胰岛素也可以导致低血糖发生;双胍类及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单独应用很少引发低血糖。
为避免低血糖发生,应用降糖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降糖药物的适应症。对新诊断的患者,应先嘱其控制饮食、参加运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使用磺脲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治疗,逐步增加剂量。格列本脲(优降糖)需要3~10日才能从体内排出,较易并发低血糖,所以老年患者慎用。
而一些长效制剂,如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苯脲,其特点为血药浓度稳定,降糖平稳,低血糖发生率较少。
3.避免同时使用两种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更不要同时使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4.磺脲类与双胍类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时,要降低剂量。
5.老年人及肾功不全患者使用胰岛素时应特别谨慎,避免合用磺脲类药物。
6.应用磺脲类药物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可选用格列奈类药物,其起效迅速,代谢快,进餐时服用,不进餐则不服,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
7.患者吃东西时间和进食量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8.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心得安等,因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增强降糖效果,合用时应注意。
9.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发现血糖偏低且尿糖阴性时应减少降糖药用量。
如何预防低血糖?
针对上述因素,预防低血糖的主要措施如下:
1.糖尿病患者生活必须有“规矩”和规律,饮食必须合理,不仅在于吃什么,还在于吃的时间要规律,不能随意变动;运动要有计划,做到适量、规律运动;
2.如果进食减少或发生了呕吐、腹泻,应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并及时就诊,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教会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有关低血糖的知识,了解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简单的自我急救方法,告诉患者降糖药(包括口服药和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4.教会患者使用快速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定期就诊,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到“精细降糖,安全达标”,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
5.患者外出活动前应告知家人活动时间和地点,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备用;随身携带写有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的糖尿病保健卡,以便发生意外时获得帮助;
6.对于病程较长、曾经发生过严重低血糖的患者或反复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应制订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并加强血糖监测和相关的健康宣教。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时也会发生餐前反应性低血糖,多表现为餐前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颤抖等,进食就能缓解。
如果有上述症状,年龄超过40岁并有其他糖尿病高危因素(如体重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急救:
一块巧克力可纠正低血糖
有学者认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和由此引发的身体伤害,会抵消一辈子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益处。
解放军306医院副院长许樟荣教授指出,经典的低血糖表现为饥饿、乏力、情绪不安、面色苍白、心慌等,检查发现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进食后即刻好转。
一旦确诊为低血糖,就要通过补充食物来脱离危险,特别要注意补充富含糖分的食物,如口服葡萄糖、巧克力、糖水和糖果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患者担心吃糖后血糖会升高,不敢吃,这是很危险的。
多数情况下,进食25克甜点或一块巧克力或一杯橙汁即可纠正低血糖。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血糖水平,做进一步处理。
但对服用长效降糖药物(如口服格列苯脲)的低血糖患者,应持续点滴葡萄糖,以达到持续纠正低血糖的目的。否则,有的患者会反复发生低血糖,同样十分危险。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